2022年1月26日
陳衍佐生於馬來西亞,是華僑之後,廣東話不太正宗,卻也很流利。他在檳城長大,從小與海為伴,促使他投身火山研究的是中學時遇上的一場天災。
2004年,印尼發生9級大地震,稱為「印度洋大地震」,隨後引發巨型海嘯,檳城也被波及,多人死傷,他感到震撼,決心要了解更多,找出方法預測和預防。後來他到美國讀大學,主修地質學,一路進修至博士,指導老師是海底火山專家,由此進入這範疇。
從事這門研究,最讓他享受的是可以去其他人難以到達的地方,學術會議多選址火山附近,行程之一是大家一起去看火山,研究其演變,「每年去的地方都不同」。
有時要搭潛艇進入深海,採集樣本,他向記者展示一張充滿扭曲發泡膠杯的照片,這些杯子是測試海底水壓的工具,它們都被壓縮至原本的四分一或更小,「因此人很少落深海,除非是機器出了問題,或者要挑選特別的樣本才需要去。」
全世界從事這範疇研究的不過數百人,在香港專門研究火山的,他笑言幾乎沒有什麼人。研究資源不多,出路少,不少家長都反對子女投身,他學生少,同路人不多,有時也有單打獨鬥之感。「雖然進步較慢,但改變就是一小步一小步走出來的。」
撰文:張綺霞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中外皆聞名 爽口甘露子 |
上一篇: | 專研海底火山學者陳衍佐:我們應不會因火山爆發絕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