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3日
在這個數碼時代,你有多少年沒有收過實體聖誕卡了?非常懷念小學雞的時候,幾乎每個同學仔都會互相送贈廉價得來又金光閃閃的聖誕卡,儘管閱後總是雙手沾滿惱人的金粉,但那種稚子情懷回味無窮。
隨着斗轉星移,聖誕卡變成愈來愈稀有的物種,今時今日大不了就是手機短訊來個Merry Christmas的祝福,或者給你一幅不知哪裏轉發、轉發再轉發而來的長輩圖,雖然是歡度聖誕,然而圖案不是聖誕樹、槲寄生或冬青,而是九唔搭八的睡蓮或荷花。
粗略估計,我已經最少十年沒有收過一張半張實體聖誕卡。來到英國後喜出望外,忽然一天門口信箱給遞進來一個沒有郵票的信封,裏面是卡狀物體,打開一看,居然是新相識鄰居的憑卡寄意,太感動了!
鄰居的聖誕卡沒有寫什麼,簡簡單單幾粒字,畢竟互相認識不久,不可能盡訴心中情,可是這已經足夠讓我欣慰不已,反映我住進了一個態度十分友善的社區,處境不會像某些人所形容的「淒涼」。
收到聖誕卡前不久,其實還有另一位鄰居愛心滿溢。她知道我初來埗到,特意過來敲門說道,如果有什麼需要,隨便揚聲,她樂意提供協助,甚至可以開車載我去購物。
不是太感動了嗎?這些友善的鄰居讓人明白,英國人的性格其實很好客,只是平時可能表現得比較內斂,三唔識七的陌生人當然敬而遠之,但只要稍加接觸馬上展現熱情。
為了禮尚往來,於是我買來幾張聖誕卡,首先是回贈那位送卡的鄰居,然後其他鄰居也每戶一封,顯示一位來自香港的呆佬的善意。實體聖誕卡確是神奇的好東西,濃情厚意的程度比起手機短訊高出百倍。此心安處是吾鄉,一卡在手心更安。
(編者按:林創成最新著作《嚮往發呆4──伴疫歲月》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