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12月7日

毛羨寧 盡付笑談

提高左右靈活度

前陣子看美國醫療電視劇The Resident,其中一集講述兩位驕傲的醫生自恃為外科聖手,替病人做心臟手術時互相比併「刀法」,差點令病人流血不止而死。醫院總監請來顧問,指出他們在手術過程中可以改善的地方,「Dr Bell, you're ambidextrous but you tend to only use your left side.」我想到自己從前做實驗也需要縫合傷口,左右手控制持針器時要靈活,之後看不見傷痕才是好功夫。於是我買了一個籃球練習,希望平衡左右四肢的靈敏度。

左右手腳皆能運用自如、真正ambidextrous的雙撇子很罕見,但許多家長也聽過類似的學說,就是一些教育家鼓吹鍛煉非慣用手,引用「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的概念,認為刺激左右腦細胞能夠提高整體學習能力。有些機構甚至提供一系列雙手兼用、書法能力和記憶力的收費訓練,說能重塑神經網絡、顯著提高記憶力、提升思維及增強耐力,甚至改善心情和睡眠等,可惜科學上暫時沒有確實證據。

我只想到小時候受各個科目的老師威脅——假如左手的arpeggios鋼琴指法彈奏得生硬和慢一點,音樂科會不及格;假如不懂得用左手運球或投球,運動科也不及格,側重一面的話,別人還會把另一面當成弱點攻擊;假如無辜地跟全班同學被罰抄100次「我以後不敢了」,右手太累便要用左手交替……換言之,能夠善於運用左右兩面變成了生存之道。幾年前我因手指急性筋膜炎留院觀察了幾天,有一位忠實讀者來信問編輯為什麼這樣殘忍,我的手都不能動了,手背插了導管注射抗生素,還要她交稿?幸好我訓練有素,被迫出了Plan B,終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