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7日
日前日本政府確定東京奧運會將會在沒什麼觀眾情況下開幕,連帶東京等地區疫情持續升溫下,首相菅義偉的人氣正不斷下滑。
沒有了奧運開幕的熱鬧氣氛,菅義偉與自民黨唯有靠派糖「造勢」,本周一,日本厚生勞動省屬下的諮詢機關「中央最低薪酬審議會」宣布通過提高最低工資動議,2021年的全國平均時薪將會從以往的902日圓(約63港元)提高28日圓至930日圓(約65港元),升幅約為百分之三,預計將會在本年10月正式實施。
政治考慮因素
提高最低工資是環球工會的普遍訴求,日本厚勞省去年以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為由擱置有關討論,但本年疫情依然持續下則鐵定上馬加薪,箇中有多少政治考慮,實在不言而喻。消息傳出後,日本有中小企代表對傳媒表示不滿,指旅遊業和飲食業付不出人工下唯有倒閉;但勞方代表則指出,不加薪的話則無法提高內需,沒有內需則沒有經濟復甦,對決策表示歡迎云云。
最低工資提高了,是不是立刻會令全部勞動階層受惠呢?答案當然不是這麼簡單。十多年前,筆者的上海同學S天天晚上都打工幫補生計,一星期三天在家附近的超市當夜班,另外兩天則到高田馬場站附近某連鎖中餐館下廚,那時候的工資早已超過930日圓!據S說,超市夜班是苦差,因為要負責將貨物上架,但夜班時薪隨時過千日圓;中餐館下廚則是易事,炒飯炒麵炒得有板有眼,時薪過2000日圓也不是問題。
時至今日,即使日本通脹年年是零,兼職時薪工資也一定比當年高。有自稱從事建築業的網民留言說,最低工資是偽命題,因為建築工人時薪遠比930日圓高;有零售從業員則說,公司薪酬早就比最低工資高一點,但問題是日本稅務繁複,每年收入一超過103萬日圓就要課稅,之後還要付醫療保險等,辛勞工作的回報,最終只是全部用來交稅而已!
日本社會追求平均分配的訴求,遠遠比香港同類運動的歷史更長,但昭和時代以終身僱用制度來做總結,到了令和時代終於又出現員工老化但薪酬高企,新人待遇每每不比舊人等問題。提高最低工資,聽起來好像是伸張正義,但市場永遠有調整機制,一些只能靠最低工資維持現狀的行業,可能一早就該被淘汰。日本政府與其在28日圓上爭持不下,倒不如努力在結構上下刀,從減稅及勞動市場自由化開始,讓民眾脫離在職貧困,更有意義。
撰文 : 香睿剛
(編者按:香睿剛最新著作《笑看東瀛2》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母蜘蛛本性 《黑寡婦》 |
上一篇: | 互補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