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1年5月26日

吳雄 訪談錄

科大首位航天工程學專家 張欣致力未來噪音標準研究

香港是個不注重科學,卻偏偏很科幻的城市,鰂魚涌的「怪獸大廈」海山樓就遭受變形金剛「襲擊」,九龍城寨也有《廿二世紀殺人網絡》的味道……未來城市將是城市空中交通飛行器(urban air mobility)滿天飛?其實1997年前地處市中心的啟德機場,早令港人深有體會……

1992年,香港科技大學校園第一期工程剛完成,張欣教授乘坐的飛機在九龍城樓房的屋頂盤旋再降落跑道,這位專門研究減低飛機噪音的教授,如今是科技大學首位航天工程學專家,致力於為未來城市設定噪音標準。

「很驚險!非常吵!」29年後在科大的辦公室,張欣還記得降落啟德時的感受。昔日的啟德機場跑道,如今變成空中花園、郵輪碼頭、水上活動中心等,香港無時無刻在變,包括生活方式,還有變化莫測的將來。

張欣2015年從英國南安普敦大學來港,獲得香港科技大學太古航天工程教授教席,在他眼中香港是個充滿朝氣的地方,在航天工程也可以有一席之地,「香港不可能做大飛機,但在低排放的綠色航空上有一定作用。」

 

跟着父母走航空路

如今無人機愈見普遍,從一開始用作航拍,到負責送貨服務,甚至成為戰爭武器,未來將是小型交通飛行器。客機、直升機的噪音很滋擾,張欣和科大就看到香港的定位和角色,希望減低未來的噪音問題,以及讓政府監管部門和市民,在噪音標準和管制上有話語權。

張欣在國營132廠(現成都飛機工業集團)長大,父親是畫圖車間主任,媽媽則是普通工程師。「成都飛機公司是做戰鬥機的,以前叫132廠,製造殲7、殲10,現在則做殲20戰鬥機。」六十年代中蘇關係轉壞,一度傳過要開戰,當時他也在工廠裏幫忙。

「我們小時候也有去工廠幫手,我們手比較小,偶爾會去幫忙做些小事情。」父母和弟弟都在航空工廠裏工作,張欣耳濡目染下也愛上這些工作,卻坦言談不上是志向,「那年代都是父母做什麼,我們畢了業也做什麼。」

張欣是1979年上大學,高中讀132廠的子弟中學,「我們7個高考成績最好的,足以上清華北大,但我們全部去航空院校,包括北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大(西北工業大學)。那時上完大學就等分配工作,父母幹什麼我們就幹什麼,反正自己也喜歡。」

他在北航讀了4年空氣動力學,1979年入學,老師很看重他們這些文革後回到大學的學生。「他們對我們非常好,但那時候的教育是蘇聯式的,靠死記硬背。」他因成績優異考獲劍橋大學獎學金,對他的研究生涯帶來重大改變。

張欣形容西方的教學衝擊很大,自己要把過去的死板教育通通拋棄,「就像電腦重新format,將過去學到的知識痛苦地清零,去到劍橋基本上都是重新再學,學習如何創造和創新。」他1983年從北航畢業,21歲去英國重新學習。

他在劍橋取得流體力學博士學位,之後還在南安普敦大學教書,一直到2015年來到香港科技大學。

張欣在英國擔任過英國國防部的首席科學家,但他沒有去做軍事方面的研究,而是走民用的方向,跟F1車隊、空中巴士公司(Airbus)合作過。

張欣在賽車、高性能運動、飛機空氣動力學有不少研究,包括空腔流動、渦流流動等,甚至在體育風洞單車設計中,設計了低噪音處理。他的研究範疇離不開運動和減低噪音,「兩者於我都是一樣的,噪音對老百姓生活有影響,運動也是健康和正面的東西。」

客機不同位置噪音

張欣主張正面使用科技,造福普羅大眾。「噪音、二氧化碳、有毒氣體排放,是航空三大制約因素,新飛機要有試航標準的,能否賣得出去都有一定標準,到底這個標準如何定?其中很講究。」他覺得這一些標準應該掌握在政府或人民手上。

「一般飛機場都在郊外,噪音影響不大。但將來的城市空中交通飛行器卻就在屋頂,老百姓必然會抱怨太嘈吵。但是你要抱怨也必須有證據和話語權,要有一定的了解和知識,我經常跟團隊說老百姓和政府監管部門,應該有這個power。」他一口氣說。

原來,最難受的噪音並非來自大型客機,而是直升機旋翼造成的聲音,「紐約在二戰後,曾經有地下鐵、飛機場、火車、直升機,但直升機使用一段時間後發現聲音特別大,最後因一個偶然的意外,趁機把直升機禁止了,其實背後的原因正是噪音問題。」

張欣曾是空中巴士工程學教授,也是噪音技術中心(ANTC)的負責人,到底坐在飛機哪個位置比較靜?「如果你坐頭等艙或商務位,由於位置在引擎的前方,你會聽到引擎風扇的聲音,一般只是起飛時會比較吵,至於經濟艙,則巡航時噪音比較響。」

雖然機身都有隔音設計,但最好別坐機艙門附近座位,「因為門有縫,隔音比較差。我們行內人,只要別家出新飛機,我們工程師就會偷偷買張機票去錄音,看看噪音如何。」張欣坦言現在的大飛機噪音都小,未來的城市空中交通飛行器對民生影響較大。

「噪音大與小,都不能讓有錢的人像波音、空中巴士等大企業決定,他們想的是掙錢。未來空中交通工具,甚至會飛入封閉的小區裏,到底應該由誰說了算呢?是美團(03690)和騰訊(00700),還是政府和老百姓呢?起碼,將來香港的環境局要掌握這些研究,規定飛機是否准入,或者飛行的路徑。」

小型空中交通工具將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張欣團隊在減少噪音方面的研究將扮演重要的角色。「將來的飛機是電池或其他綠色能源,上海將來會有高鐵、地鐵、火車,還有城市飛行器的停泊處。這牽涉兩個問題,一個是電池的處理,一個是噪音問題,前者我們團隊管不了,但噪音影響很大。」

「大飛機在天上3萬多呎飛行,大家基本上都聽不到,在起飛、降落的時候才有噪音。香港如果想繼續成功,一定要有這方面的準備,不然深圳、廣州、北京、上海都建立了,作為大灣區一部分的香港沒有的話,又怎麼行呢?」張欣認真地說。

撰文:吳雄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