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2月3日

黃卓雄中醫師 中醫世家

大棗抗腫瘤治過敏

棗大概可分為3種,一種是外皮呈紅色,稱為紅棗;另一種呈黑色,分別有黑棗及南棗;第三種呈淺褐黃色,有縱向直紋者,為蜜棗。其實這3種棗都是同一植物的果實,只不過是加工方法不同。

棗屬於灌木或小喬木植物棗的乾燥果實。棗樹果實多在7至9月間成熟,便可採收鮮棗。鮮棗烘至皮軟後再曬乾,或先用水煮至滾,使果肉柔軟而皮未皺縮時即撈起曬乾,果皮呈深紅色,即成為紅棗。鮮棗採後,先將鮮棗在鍋中煮至水滾,棗變軟而皮未皺即取出,冷卻後再曬至稍乾,然後放在棗房內用濕木柴熏焙,反覆數次,直至棗子的外皮變皺,呈烏黑色,有光澤即成為黑棗。另一種是蜜棗,先把適合的鮮棗放入機器內,把鮮棗縱向切至果肉一半深度後,放入糖漿內煮,然後一併倒出另一鍋內,使糖漿慢慢滲入棗內;再把已滲入糖漿的棗放入焙房內焙乾,使棗呈淺黃褐色,棗面有白色糖霜即成為蜜棗。

棗以前主要產於河北、河南、山西、陝西等地,以前認為產於長江以南的棗,加工後稱之為南棗。

多年前香港市面上常見的紅棗分為西河棗及雞心棗,兩者表面很近似,但只要把幾個雞心棗在手裏搖動,就會感到棗核內有東西在裏面搖動及作響。近年紅棗來貨以新疆紅棗為主,新疆紅棗個大、肉厚、鮮紅、味甜,但搖動時沒有雞心棗哪種感覺。

馬牙棗冒充南棗

黑棗與南棗外形相似,價錢卻懸殊,黑棗又名大棗,外形較圓, 棗核也較短圓,而棗身較結實,黑棗搖動時沒響聲。南棗的外形較黑棗長,棗核也較黑棗尖長,棗身結實,用手按壓不易變形;口感軟糯煙韌,棗核帶有果仁。但市面上有用馬牙棗冒充南棗,從外形上看,南棗較馬牙棗外皮皺紋較細,棗核也較瘦長,馬牙棗核內為空殼。而最大特點是拿一把南棗在手搖動,可聽出棗核內有響聲,而馬牙棗就沒有。馬牙棗肉質鬆軟、易爛,味帶酸。正南棗來價較貴。黑棗及南棗均以大、堅實、身乾、烏黑油潤為佳。要把棗去核,只需把棗放在砧板上,把菜刀放平拍打,致使棗稍為變扁,棗核與肉就會分開,再用手把核剝去即可。

以前蜜棗以金絲蜜棗為主,蜜棗以甜味足、身乾肉厚,棗呈淺黃褐色,有白色糖霜,以沒有焦皮、不硬實者為佳。蜜棗一般不入藥,主要用作煲湯。入藥的以黑棗為主,屬於補氣中藥。其性溫味甘,且具有補中益氣、安神養血的功效。它除含有豐富的糖份外,還含豐富的維他命C,多種氨基酸及鈣、鐵、鉀等。

中醫認為大棗可用於中氣不足所致的體倦乏力、脾虛便溏,以及心悸失眠、血虛面黃及婦人臟躁。現代醫學證明,大棗可增加血內白蛋白及降低膽固醇,並可抗過敏、抗腫瘤、鎮靜安眠、降血壓、鎮咳、保肝及增強免疫功能。有報道指出,大棗可用於過敏性紫癜、支氣管哮喘等。筆者治療過敏性疾病時會加入黑棗,既可調味亦可提高療效,特別適合兒童。

支氣管哮喘、蕁麻疹(俗稱出風癩)、慢性濕疹,可用黑棗肉10枚(約重一両左右),先用水沖洗淨,放入碗內隔水蒸熟,或可放在飯面蒸熟,同日食用,食療可連服一段時間。

肺癌患者除了西藥及中藥作常規治療外,可用適量大棗肉及生薏米加水同煎,作為飲料,加強抗癌及提高免疫能力。

棗含高糖份及鉀,糖尿病者及腎功能衰竭患者均忌服用。以上食療只供參考。

作者為註冊中醫

[email protected]

 

[信健康] 大棗可治過敏病,中醫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