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2日
我開講座給中學生推薦十本推理好書,英美系僅佔其三,日本居多,依源流當然不符比例啦,但口味個人化,無道理可言,而譯本的話,台灣久作東瀛殖民地,譯筆也較通順。
二十世紀初,推理小說自歐美東傳,遇上日本怪談傳統和嚴謹國民性,一拍即合,催生無數優秀作品。舉例,若非鐵路班次接近零誤差,很多所謂時間謎題根本無從做起;反觀中華凡事差不多先生,所以文風難成。
橫溝正史(1902-1981)的《本陣殺人事件》又兼備懸疑色彩。橫溝的書,適宜半夜讀,鬼氣森然,本本有齊民間傳說、殘疾畸人、獵奇兇殺元素,觸及人類原始恐懼,永不嫌重複,但當然,結局有合理破案,否則訴諸靈異力量所為,便作者和讀者都毋須動腦筋了。
文字遊戲
順帶一提,《本陣殺人事件》屬於名偵探金田一系列,後來著名漫畫《金田一少年事件簿》自認其乖孫,足見影響深遠。
有人稱橫溝正史為變格派,其實,由克莉絲蒂以降皆本格派,甚至所有推理小說皆本格派──離不開猜謎,形同文字遊戲。直至社會派出現,才橫亘其中。
松本清張(1909-1992)幾乎唯一代表,以一人之力反潮流,強調寫實,真正罪案並不浪漫的,通常源自某社會問題,他筆下故事便常常反映黑金政治、貪污權鬥,極致是《日本之黑霧》,索性拿「帝銀事件」、「下山事件」等新聞大事來再推理,猶如記者良心,故獲「國民作家」美譽。我去九州旅行,專程往小倉松本清張館一遊,那裏重現了他寫作至心臟病猝死的書房場景。
社會派發展至末流,枯燥無味似時事報道,漸遭厭棄,遂有新本格派反撲。綾辻行人(1960-)的《十角館殺人事件》翻開第一頁見到建築物平面圖,你會知道它有意按完全公平原則與讀者鬥智。業界以此書出版年份1987為「新本格元年」至今。推理,原該燒腦,文字遊戲就文字遊戲吧。
岔開一筆,作為十書的第五本和第六本,我本來想選社會派另一作家森村誠一(1933-)的《人性的證明》和新本格派另一作家島田莊司(1948-)的《占星術殺人事件》。前者涉及二戰遺害,視野國際化,悲天憫人;後者詭計之華麗,嘆為觀止。但因為是中學書單,校方希望採購給圖書館供同學借閱,這兩本現況頗難買到,只好作罷。
滄海遺珠
由此可見,推理小說果然「消耗品」,無論幾精采布局,重看的價值都較低,要麼經典如《福爾摩斯全集》則別論,最暢銷是當今新作。本篇所介紹的處於中生代,滄海遺珠,未看速看。
(待續)
撰文 : 余家強
(編者按:余家強最新著作《佛系推理》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矛盾交戰,是行為轉變的契機 |
上一篇: | 維特魯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