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4日
中國的國宴在1949年10月1日,於北京飯店舉辦,由當時的周恩來總理親自制定,標準是四菜一湯,當晚的開國元勳、各界代表和來賓共六百多人,算是中國第一次國宴。
豐富珍貴美食
1954年人民大會堂建成後,正式的國宴通常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辦,有時也會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當年第一宴的美味菜單:「冷菜」桂花鴨子、油雞、桃仁冬菇、蝦仔冬筍、油吃黃瓜龍、五香熏魚、鎮江肴肉;「熱菜」草菇蒸雞、鮮磨菜心、紅燒鯉魚、清燉獅子頭;「點心」炸春卷、豆沙包、菜肉燒賣、千層油糕、水果。這菜單所謂的四菜一湯,其實是非常豐富,可能周總理是江浙人的關係,便以淮揚風味為主調,單是冷菜已有8款,熱菜有4款,點心有4款,這和我們所理解的四菜一湯是有很大分別的。
罕有菜譜書籍
友人送來一本1984年人民大會堂《國宴菜譜集錦》,入選國宴菜冷菜有100種、熱菜300種、點心100種,更有詳細做法,蔚為大觀。
這著作附列了十款國宴菜單,其中一款菜單令人大開眼界,冷菜:芥菜二鮮、烤火雞、薑汁蟹卷、水晶鴨舌、京葱耳絲、豉油鮑魚、珊瑚銀魚、彩色兔糕、蜜汁雲腿、玉葉花茹、油燜紅椒、滾龍絲瓜;熱菜:清湯燕菜、熊掌扒魚翅、宮保飛龍、桃仁鴨方、金華鮑魚、人參鳳凰雞、烤串羊肉、素雜錦鳥龍戲珠、雙冬果子狸、雞油鮮蘆筍、冰糖甲魚、清燉蛤蚧;點心:龍鬚麵、紅油水餃、豆沙花點、脆皮炸糕;水果:西瓜、哈密瓜、核桃酪。最有趣的是那時還未有禁食熊掌和果子狸等。當中最匪夷所思的是「清燉蛤蚧」,這樣的菜式都可以登上大雅之堂,但不知是否和廣東人做法一樣,要雌雄配對才有功效那樣講究。無論如何,相信不是人人都可以接受這款菜式。
另外,所謂宮保飛龍,其實就是炒雞丁而已,九十年代初由「中烹協會」安排下,班哥亦有機會和香港一眾飲食業友好在人民大會堂的一個小廳房享受過一次迷你版的國宴招待,那時候是由孫應武大師主理廚政,冷熱菜品齊全,但感受一般而已,沒有什麼驚喜,當然出席國宴的人物不是為食而來,自然是彈冠相慶,榮耀感多於一切了。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魔鬼在細節 天使在表面 |
上一篇: | 三件珍罕壽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