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9月1日

馮康醫生 醫策縱橫

私營醫療的迷思

此一刻,許多私家醫院的業務都有反彈。畢竟醫管局停止提供非緊急服務已經超過半年了,病人不能永遠等下去;有些病人擔心到公立醫院急診室會被傳染新冠病毒,於是選擇私家醫院。另一方面,醫管局也着實利用公私營協助計劃,轉介了不少病人到私家醫院接受治療。

這是不是就代表香港「雙軌模式」醫療體制的優勢──當公營系統出現壓力時,私營醫療便可以扮演補充的角色?新冠病毒疫情減退或緩和後,醫管局一旦恢復非緊急服務,這局面能否持續?私家醫院在疫症流行中發揮的角色,怎樣才可以變得主動?

近年來,許多國家地區都在研究探討私營醫療在醫療體制內的角色。去年,澳洲醫療政策專家Stephen Duckett教授發表了一份有關澳洲私營醫療保險的歷史和功能的研究報告,總結了澳洲20年來推動私營醫療的經驗和成效。針對澳洲人對私營醫療價格不斷上漲累積的不滿,退出人數日漸增加,教授問:政府推動私營醫療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私營醫療在醫療體制內的作用,一般分為三類。

第一是替代性,用以完全替代公營醫療;第二是補充性,用以補充公營服務資助或提供方面不足的地方;第三是輔助性,作為公營服務額外的選項。

第一類的表表者是德國,市民可以選擇購買私營醫療保險,完全取代公營醫療的供款。

第二類在許多歐洲國家、南韓、日本都有推行,主要用來減少市民額外醫療費用的負擔。

第三類的代表是英國、澳洲,還有我們香港,當私營醫療是額外的選項時,各種在經濟學上涉及道德風險的問題就出現了。

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醫院行政總裁

 

[信健康] 解構私營醫療系統? 醫生資訊派上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