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5月20日

譚淑美 訪談錄

病毒專家陳基湘講除口罩時間:在疫苗面世之時

早於沙士或更早的年代,病毒專家陳基湘(Paul)已常接受傳媒訪問,但他竟然沒有做過個人專訪,以下有關於他如何踏上病毒專家之路,是首次向外透露。

2003年威爾斯醫院8A病房出現沙士爆發,陳基湘其時就有份在該病房為病人抽取樣本,「諗番起都驚!」而在是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他亦扮演重要角色,每個乘飛機回港而無病徵的小童或嬰兒的糞便樣本,都由他統籌的團隊測試,至今成功找到兩個隱形患者,堵截了兩個傳染小源頭;此外,近期他和團隊在本港招募3000人,檢查他們是否隱形病人,以掌握更多疫情的蔓延情況。

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陳基湘穿上一件印有其名字的醫生袍來會議室。他近期固然非常忙碌,今次專訪只有一小時。但他為人直接,有問就答,遇到不想回應的話題,最多只是說——例如他向來是疫苗支持者,他期望在數月至一年內,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就能面世。記者聽後引述同是傳染病專家的港大袁國勇所言他不敢身先士卒打疫苗,陳基湘聽後只是笑道:「咁我就唔評論嘞!」反正他充滿信心:「中國的疫苗發展得很好,英國和德國的疫苗都得。」

先講一講最新疫情。

世衞認為,新冠病毒有機會成為風土病?「是,它有這一個特質。」陳基湘點一點頭道。

雖然香港近期確診數字偏低,但他亦相信有可能第三波爆發。

「未必一定大過第二波。」他不太肯定地說。

要學習跟個案生存

對於學生陸續回校上課,他也同意,並指出:「我們要學會在少量個案下,跟它生存。」

那麼何時大家可以除口罩呢?

「在疫苗面世之時吧。」他笑道:「大家都要習慣戴口罩,其實現在全民戴口罩下,我們醫院接收的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數字都近乎零了!」

對於政府派發的銅芯口罩,他亦認為「絕對是一件好事,讓市民有多個選擇。」他認為銅芯口罩只適宜日常使用,「去醫院探病都得,但醫護若要照顧病人就不適宜了」。

有專家質疑銅分子或可被人體吸收,陳基湘推說自己不是專家,卻也不擔心,「坊間有不同人評論其好處及壞處,我看完後都傾向放心戴。」

陳基湘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是,自上月開始為乘飛機返港的無病徵小童和嬰兒檢驗糞便樣本,方法是由孩子父母自行回家收集樣本,再交到衞生防護中心的指定收集點。「若是大人,我們能拿他們的深喉唾液,但若只是幾歲大的小朋友,我們很難抽取他們的深喉唾液,反而是大便的話,以嬰兒來說可謂隨時都收集到,十分方便!」

目前,其團隊已檢驗了400多個樣本,「當中有兩個嬰兒或一歲多的幼童確診,但他們沒有病徵。如果沒有這個檢驗,他們有機會傳給其他親人,再引致社區傳播。」他說孩子的家人都確診了。

英國教授羨慕香港

關於是次疫情,香港市民與政府的表現,陳基湘認為無論哪一方面都汲取了教訓。「市民與政府都叻咗好多……近期我跟一名英國教授談天,他說看到香港的情況簡直流口水,現在,英國人若有病徵連醫院都入唔到。在香港?若你入遲一天,已經好多人『關心』你了。」

他和團隊最近推出3000人招募大行動,由即日開始至7月底。市民如有興趣知道自己是否隱形患者,可以用WhatsApp 65905746或67140697免費參加,年齡不限,由嬰兒到長者都歡迎,各人將在6至8個星期內收到結果。他說至上周已有逾4000人報名,但他希望結果的隨機性更大,所以他會繼續招募。若報名成功,參加者要去到威院抽血及留下唾液樣本。「小童則只需留唾液樣本」。

結果將反映香港有多少百分比的隱形患者,但陳基湘說以外國作例子,「隱形患者的最低人口百分比是2%或3%,在歐美可增至20%至30%──有些國家『放軟手腳』所以他們易中招得多。」

隱形患者雖然仍能傳播病毒,但一般來說傳播力較有病徵者為弱?「對,一般我們估計是這樣,這是我們對病毒的認知,人們帶有病毒卻無出現病徵,傳播性會低一點,而且他能作為傳播者的時間會較短,例如10日之內──但這僅僅是估計而已。」他攤一攤手道,「相反來說,家人若有病徵,他中招的機率幾乎達百分之一百。」他認真地說。所以在是次招募行動,他也會檢視隱形患者的家人,看看這些家人有沒有受感染。

因此,隱形患者不會帶着病毒一年周街走?播毒只是10日之內?「幾日囉……」他笑一笑道。病毒由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身上,它的威力會持續下降?「這是我們的研究範疇……它有可能變得更強或弱,兩者都有機會。」五五波?「很難講……」他展示了一些圖片,「新冠病毒現時有3個品種的群組,有一些去到歐洲仍然生存,但有一些就生存不了。」

那麼,隱形患者是否一些對新冠病毒免疫的幸運兒?「嗯……可以是這個意思,通常感染了一次(病毒)就有免疫力,至少是一至兩年。但新冠病毒呢?仍然存在很多未知數。因此,即使驗到自己有抗體,都不要掉以輕心。」

話雖如此,陳基湘仍是笑着補充:「但──如果我驗到有抗體,我應該都會放心一些!」

那他驗了沒有?「暫時未驗!哈哈哈!」

沙士時8A抽樣本

自從「零確診」成為常態,陳基湘說由疫情嚴峻時開足7日工,到兩周前終可回復正常時間,在周末有假放。

回想沙士,他猶有餘悸:「我還要去病房抽樣本呢,諗起都驚!」他大笑。「那時沒有這次那麼好經驗,只是戴口罩,連眼罩都沒有。」

8A病房大爆發,他正在房內工作。他說其時叫太太去住酒店。現在他已由當年的「副教授」升為「系主任」,因此他不用落手落腳去做化驗,「我已退居幕後,當然冇咁前線。」

陳基湘已婚,太太是教科書編輯,兩人沒有兒女。他平時的興趣是攝影,最喜歡拍攝動物。

 

 

陳基湘小檔案

英文名:Paul、年齡:50+

職業:中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系主任

家庭狀況:已婚、興趣:攝影

 

 

撰文 : 譚淑美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