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8日
新型冠狀肺炎肆虐全球,香港在前線醫護日夜作戰、港人齊心戴口罩,以及社會團體和組織各自努力下,至今疫情總算未失控。不少歐美國家均表示要參考香港抗疫模式,卻不知這是經2003年沙士一役,以血與淚換來的慘痛教訓。
賽馬會流金匯高級經理兼高級護士長鄭小慧(Jenny),沙士時替服務機構搜購醫療物資,坦言這次疫情恐慌程度更高,猶幸死亡率不算太高;她從醫療物資、防疫意識等各方面,為香港人分析接下來如何打贏這場抗疫之戰……
這場香港抗疫之戰,從港人爭搶口罩開始,全世界都認定我們反應過敏,至疫情蔓延全球,人們才承認或要參考香港模式。然而,網上不斷有應否戴口罩之爭,綜合鄭小慧的專業醫護意見,雙方其實都沒有錯,這場口水戰大可休矣。
反對戴口罩者,常言普通人不同醫護,戴不得其法反而更易感染細菌。記者也常見有人把口罩扯到下巴,垃圾桶裏外也見白色殘骸,甚至行山徑也遍地都是,這何止不是防疫,簡直是播毒。鄭小慧也感到啼笑皆非,因為口罩外層是最髒的。可是,治本之法是教大家正確戴口罩,而不是乾脆不要戴。
「沙士時一名傳染病醫生,就說過脫完口罩一定要洗手或以搓手液消毒,因為口罩是最髒的,脫時要從裏面往外脫,如果一接觸到外面那層,就要洗手。」她邊說邊示範,雙手從兩邊插入口罩,再慢慢把它脫下來,並沒有接觸到表面。
缺口罩應對方法
吃飯難免要脫口罩,她提醒不能隨便放一旁,要用信封或兩張紙包起來,「更不要扯至下巴吃飯,因為骯髒的表層可能接觸到食物,而且連裏層也弄髒了。所以戴口罩的話,就要把這些細節都做好。」她語重心長地說,更提醒搓手液要跟身,隨時擠一擠、搓一搓,細菌就無從入手。
如果實在沒有口罩怎麼辦?鄭小慧建議可以用大太陽帽或頭巾包頭,回家後再徹底消毒清洗。「很多人誤以為口罩萬能,卻忽略其他衞生習慣,比如外出回家一定要洗手,這是有沒有疫情都要有的習慣。」其實,做好一般的衞生措施就足夠,因此鄭小慧坦言不用太過緊張。
如何處置用完的口罩也有講究。「一個有公德心的人,應該帶回家裏才扔,可以用廢紙包好再棄置。絕對不能棄置在街頭,那樣只會傳播細菌。」鄭小慧認真地說。雖然戴口罩不是萬能,但有戴好過無戴,因為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途徑是飛沫,口罩是阻止飛沫的最佳方法。
在公共交通工具最好戴口罩,噴嚏這傢伙說來就來,從察覺到噴射只在數秒之間。有人建議戴眼鏡,鄭小慧表示只有眼罩管用,「一個人在3公尺外打噴嚏,你走過一樣中。打的時候飛沫呈直線,但細菌黏在口水裏,沒幾秒就會降落。」眼鏡上下左右無遮掩,飛沫風一吹就四散。
外國有人做過實驗,一個噴嚏含有30萬個微生物,時速高達177公里,射程可達8公尺。換言之,在巴士或港鐵裏張嘴打個噴嚏,細菌會廣及大半個車廂。「所以,要是巴士上有人打噴嚏,最好用消毒液擦擦手,再清潔一下自己物品,這段時間尤其要注意,以減低感染風險。」
鄭小慧從專業角度分析如何判斷病毒多嚴重,「傳染病是否嚴重,要先分析其傳播途徑,若像伊波拉那樣透過空氣傳播的話,當然是非常可怕。然後看發病率和潛伏期長短,最後才看死亡率,要綜合起來看。」因此,反戴口罩派只看死亡率,恐怕有欠全面。
「新冠病毒死亡率不算高,但潛伏期最長達14至19日,而且可以沒有任何病徵,一名中國回美國的病人在第十九日才發病,但周圍同事已經受感染。這些看上去很恐怖,但從香港的死亡率看,又不是特別高,所以,大家毋須太恐慌。」鄭小慧肯定地說。
想辦法自給自足
這次疫情和當年沙士有哪些不同?她回憶說:「當時我在一家康健中心做物資搜購,一點難度都沒有。因為香港爆發時,大陸供應沒有停止,其他國家也沒爆發,所以保護衣、口罩等都充足,我們一個大機構有足夠3個月的存量。這次大陸先爆,全世界醫療物資大都產自大陸,整個供應鏈就斷了。」
美國政府開始要求廠商從大陸搬回去,鄭小慧表示香港也可以自給自足。「這次疫情,大家的保護意識強了,大家也發揮創意自製口罩,香港雖然地方小,但不一定要依賴其他地方。香港政府也應想辦法,不必什麼都等人接濟。我覺得這是其中一個要改善的地方。」
另一個可喜的現象是,過去一年對立的社會氣氛,因疫情緩和下來。「之前人與人之間溝通較少,不同顏色就沒有共同語言,這次卻互相問候或分享口罩。一個人有足夠21日用口罩就夠,有多的都可以給有需要的人,比如清潔工等。」
鄭小慧回想當年不如這次齊心協力,「當年是正常的恐慌,這麼小的地方短時間死200多人,還有8位醫療人員,他們應該最懂得保護自己,所以一時間人心惶惶。」但是,鄭小慧強調這次疫情還沒到最高峰,如果天天有人去世的話,也許也會出現當年的處境。
當年沙士犧牲那麼多醫護,有不同原因,她回憶說:「首先是心理壓力大,第二是疲倦導致身體不好,更重要是脫裝備不夠謹慎。他們後來脫裝備要個多小時,而且是兩個人面對面脫,一旦接觸到皮膚就清洗,很多醫護都說洗手洗到悶。」
鄭小慧覺得醫管局有可改善之處,她服務的賽馬會流金匯,專為長者提供健康評估、物理治療、復康訓練等,在疫情之下也有足夠裝備給員工,繼續提供一對一的服務。「一個機構或單位,必須有4個月的存量。醫護人員裝備不足很大件事,我們不該讓他們在危險下工作。」
心情好增抵抗力
疫情之下也應該更關心長者的需要。鄭小慧解釋:「如果我們把不嚴重的情況弄得好似非常嚴重,反而會發生其他問題。比如,老人家睡覺都會得肺炎,肌肉流失後也難以鍛煉回來。我們不但開放中心,還發短片教他們在家做運動。」只要做足抗疫措施,一切活動都可以如常。
健康的身體是根本,鄭小慧戲言長者往往比我們更健康。「任何人都要有健康的生活模式,睡眠要達6至8小時,吃東西不要大魚大肉。長者們早睡早起,也吃得清淡,往往比我們更健康。」不過,大家在飲食上也要特別小心,尤其是長者。
「我們要多喝水,所有細菌都出現在乾的地方,比如喉嚨和鼻子,很多老人家嫌上厠所麻煩,往往不喜歡喝水,那可以讓他們喝果汁或湯水,但湯水未必是老火湯,那樣就更健康一些。」鄭小慧建議說。她還提醒子女們要多問候長者,心情不好抵抗力會差。
「很多長者其實營養不良,尤其是獨居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怕三高,因為聽醫生的話不吃蛋和肉,但醫生的意思其實是少吃而不是不吃。很多長者沒有家人陪吃飯,也沒心思好好做飯。所以,不光是疫情爆發期間,平時子女們也要多關心他們。」鄭小慧耐心地說。
如今運動場地和健身中心都關了,行山的熱門地點也是人山人海,鄭小慧建議大家可去人少的地方走走,在空曠的地方脫下口罩郁動一下。「這段期間,大家盡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另外記住要保護好自己,睡覺是最好的自癒和復健方式。」佛系生活是最好的抗疫方式,宅男們終於吐氣揚眉啦!
鄭小慧小檔案
英文名:Jenny
出生地點:香港
職銜:賽馬會流金匯高級經理及高級護士長
撰文:吳雄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營養師教抗疫買餸要訣 |
上一篇: | 三部曲之晴天霹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