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3月12日

莊勁怡醫生 COVID-19系列

「疫」境自強:談正向思維與孔子

新冠病毒疫情對香港各階層人士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擾,在生活上的不同層面,日常小事如上廁所和吃飯,大事如升學、工作、旅遊計劃,都要重新規劃。市民要適應真是不容易!此外,再加上社交媒體或網絡消息泛濫,無論訊息是真或是假,也會牽動我們的情緒,甚至引發過度的焦慮。香港小市民,在這段時期忙於撲口罩、撲清潔用品、撲米、撲廁紙。短短幾個網絡的訊息,便足以令神經早已繃緊的全港市民慌亂起來。

在這個大時代,我們還可以從容面對,處之泰然嗎?

當然可以,但需要先調整自己的想法,再配合適當的方法。

外控vs內控

美國心理學家朱利安.羅特(Julian Bernard Rotter)於五十年代提出了一種個人對事情責任歸因傾向的理論,名為「控制點」理論(locus of control),那些認為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及其結果,取決於個人特質和努力程度,是自己能預測、控制和掌握的,就是內控者(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反之,那些認為自己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是他們無法控制的,甚至相信自己的行為也是外在因素影響和操縱的結果,如命運、運氣等,就是外控者(external locus of control),研究顯示,內控者會有較少焦慮和抑鬱症狀。

後來,另一位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發表了一個動物實驗:當動物發現自己的行為和做法跟結果沒有聯繫,即無論如何做也會得到負面結果,未能控制事情的發展,那麼動物會寧願放棄,進入抑鬱的狀態,他稱之為「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他亦發現,過往心理學集中研究如何糾正負面的思想,並沒有了解人對正面事件的解釋,於是他開始對人如何獲得快樂和幸福感產生了興趣,成了正向心理學之父。外控者較易有「習得無助感」而變得消極,對精神病學來說,就是較容易患上抑鬱症和焦慮症。相反,內控者相信自己本身能控制事情,當面對困難逆境,會先了解自己有什麼可以努力的地方,改善自己,不怨天,不尤人。故此,如能學習當一個內控者,便更容易在逆境中維持精神健康,也會避免因焦慮恐慌而作出不理性行為。

內外控的信念是重要的人格特質,人格特質是先天加後天的因素形成,所以透過教育和學習,人可以改變,可以成長,外控者也可以使其信念內控化。

說到教育,其實中國的教育家──孔子早在2500多年前,已教導他的學生如何當一個內控者!

孔子是春秋時期(約公元前500年)的思想家,一生教過3000多名學生。孔子的弟子把孔子與其弟子的言論輯錄成書,成了儒家的重要經典著作──《論語》。在《論語》當中,孔子經常談論「君子之道」,「君子」一詞在《論語》出現了過百次!君子人格就是中國文化中的理想人格,孔子也對君子有多方面的描述。《衞靈公篇》提到「君子求諸己」,求諸己是指有君子品格的人,遇到問題時先從自己查找原因,要求自己先做好,從而修正自己的行為。「凡事先找自己的原因」是種自己負責任的態度。孔子短短的3個字:求諸己,便表現出現代心理學的「內控者」的精神。

君子求諸己

在疫情中,如何「求諸己」?

我們不能控制超市的米是否已賣光,但我們可以控制每天吃米的份量,或以其他主食代替,如意大利粉。

我們不能控制別人的衞生習慣,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做好個人衞生:勤洗手、戴口罩等等。

我們不能在個人層面控制疫情,但我們可以控制在疫情下的生活態度:多點珍惜、欣賞、互助和關懷……

這段期間,大家在家悶得發慌嗎?也許是時候好好練習正向思維,專注於自己能做的事情,當一個身心健康,「求諸己」的君子!

撰文:莊勁怡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香港大學榮譽臨床助理教授

 

[信健康]捍衞健康非難事,抗疫資訊要留意!【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