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0年1月1日

梁寶兒醫生 杏林筆記

青少年厭食須早處理

青少年厭食症的個案一向都有,大多數心理和生理同時存在問題,不能只處理其中一方面。常見的病徵包括:體重急劇下降;女孩子忽然沒有月經;食量少得不足以維持生命;便秘;過量運動,例如在外運動後回家洗澡時又在浴室內做運動;有些人進食後會感到內疚和不開心,甚至出現哭泣等情況,但其實他們對食物有極大興趣,喜歡上網看餐單或食譜。

家長若留意到子女有以上病徵就要小心,首先應保持大家的良好關係,其次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避免和子女對抗辯論,更不能以家長的權威迫他們進食,必須明白患厭食症的青少年對食物有極端的焦慮和擔心,強迫他們只會適得其反。

處理這類個案,最重要的一步是確診。醫生基本上可根據身高體重指數(BMI)判斷患者是否過瘦,但有時並不足夠,因為除此之外也要看患者整個體重趨勢,例如患者原先是肥胖一族,忽然由大碼減至中、細碼,即使這時他的BMI仍在正常範圍,也不表示沒有患上厭食症,必須由專業人士全面評估,其中不能缺少的是一個詳細的心理評估。

治療方面也一樣,兒科醫生、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營養師等都可能需要參與。視患者情況,可分為門診治療和住院治療,但無論哪一種,家長都必須參與,有時候甚至需要家庭治療。根據統計,約有三分一青少年厭食症患者最終會變成慢性厭食,愈早開始治療變成慢性的風險愈低。以住院治療為例,患者平均留院30至40天,然後可改由門診跟進,整個療程約一年,最重要是盡早治療。

總括來說,青少年厭食症由成因到診斷、治療都比較複雜,現時政府衞生署及不少志願組織都有提供相關的資訊及服務,例如香港進食失調康復會(HEDA)等,家長有需要的話可尋求支援,詳情亦可諮詢醫生。 

作者為兒科專科醫生

 

[信健康] 青少年厭食不可忽視, 健康貼士派上用場!【更多健康資訊:health.hkej.com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