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11月22日

黃美燕博士 教育講論

認清言語、語言和溝通之別 有助察覺 兒童語言發展問題

「言語」和「語言」這兩個詞語看來好似一樣,但它們的意思是否相同?對教育工作者和言語治療師而言,兩者是不相同的。不過,要達致有效的溝通,說話者需要把兩者運用和配合得當。言語、語言和溝通在兒童學習和社交發展歷程中,各司其職,缺一不可。

小一學生應可掌握廣東話全部語音

首先談談「言語」,言語是指我們的說話能力,可以進一步劃分為發音、聲線和說話流暢程度3個部分。在幼兒階段(即1歲至5歲),不少幼兒會出現發音問題,例如他們會將「花」說成「打」;「爬」說成「麻」;或將「水」說成「隊」。不過,到了幼稚園高班階段,香港的幼兒應該可以掌握廣東話的全部語音,即使他們與陌生人溝通,陌生人都應能了解小朋友大部分的說話。如家長發現自己的子女到了小學一年級仍然出現發音問題,應主動約見言語治療師以測試子女是否有語音障礙。

語言障礙兒童在詞彙、句法、篇章理解和/或篇章表達會有困難

「語言」又是什麼呢?語言是指詞𢑥,以及將詞𢑥有秩序地組織起來,組成句子去表達自己的能力。有語言障礙的兒童,在詞彙、句法、篇章理解和篇章表達幾方面,會出現其中一項或多項困難。日常生活時他們會使用過度簡單的短句、錯誤的句法,或斷斷續續的句子表達。有語言障礙的孩子會說:「媽媽呢,抹毛巾」,以表達「媽媽用毛巾抹面」。再舉例,當問1位約5歲有語言障礙的小朋友:「為什麼離家前要把門鎖好?」他會回答:「因唔可以俾佢呢,人呢,好快呢,出現呢,行呢係咁嘅偷嘢嘅。」這答案明顯呈現說話斷斷續續和句法錯誤的問題。

學業成續受影響

發音正常但有語言問題的兒童易受忽略

家長及教育工作者需要留意兒童可以同時出現語音障礙及語言障礙。美國聖愛德華(Shriberg etal., 1999)大學的研究員曾經向1300多名6歲的兒童進行一項大型語言障礙方面的研究,結果發現有少於2%的兒童同時有語音和語言障礙。要留意的是家長和老師都較容易察覺兒童的語音障礙問題,並且決定及時處理。因此,同時有語音和語言障礙的兒童,會較容易被辨識出來,並轉介接受語言評估和訓練。

不過,兒童的語音和語言問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上述研究同時顯示(Tamblin etal., 1996),很多時候老師和家長也未能及時辨識發音正常但有語言問題的兒童,因而沒有適時安排他們接受評估。這些兒童的語言障礙問題影響了他們的溝通能力,雖然他們可以用手勢、面部表情,或者其他身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然而在一般情況下,這些溝通方式的效果還是遠遜於語言,這樣會影響兒童在社交場合與人交談的能力和情緒發展。此外,由於他們未能夠有效地運用語言來學習和掌握知識,學業成績亦因此受到影響。

自閉症譜系兒童有溝通問題可求助言語治療師

有部分自閉症譜系的兒童可以發音準確,亦能夠運用精準的詞彙和正確的語法說話。不過,他們仍無法跟別人有效地溝通,其中問題包括:答非所問,又或者突然間自行轉講另一個毫不相關的話題。此外,自閉症譜系的兒童往往未能掌握對方說笑話的真意,或者說話當中的言外之意。例如,當邀請自閉症譜系的兒童介紹自己,他們會回答:「我今年15歲。」如果再問:「還有什麼關於你的事情可以告訴我?」他可能會反問:「你喜歡看什麼電影?」這類答非所問的情況,導致他們無法跟別人有效地溝通。如家長或老師看到孩子有類似的上述特徵,宜向專業言語治療師求助,讓他們進一步評估兒童的溝通能力。

轉介學生作評估

學校可轉介學生接受駐校言語治療師評估

在香港教育局的語言學習支援系統內,言語、語言和溝通障礙是屬於特殊教育的範疇。如果家長或老師發現兒童有前述問題,可經由學校填寫相關的甄別問卷,記錄學生的問題和困難,然後轉介學生接受由駐校言語治療師或教育局言語及聽覺服務組提供的評估和跟進服務。學前兒童也可以經由醫生轉介到衞生署轄下的兒童體能及評估中心接受語言能力評估。專業的言語治療師可以幫助有言語、語言和溝通障礙的兒童,減低這些障礙對他們社交和學習的影響。如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要增加對言語、語言和溝通的認識,及早辨識及正視兒童的語言發展障礙問題,將可協助這些兒童傳情達意,匡扶他們身心健康地成長。

如有興趣觀看與本文相關的短片,請瀏覽網頁:https://www.youtube.com/clashku

撰文:黃美燕博士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溝通、發展及資訊科學學部副教授

 

教育版徵稿

《信報》教育版誠徵來稿。學校校長、老師、教研工作者、學生可以分別投稿至「校長開壇」、「教研陣地」、「學海無涯」、「STEM學堂」,每篇文章約為800字;至於各教育界資深人士可投稿「教育講論」,文章約為1500字。來稿請註明有關職銜、投稿欄目、聯絡方法,以及所屬學校或教育機構,並且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報有最終採用權。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