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日
日子難過年年過,更何況我人在英國,應該風流快活呢。姪女就要升大三了,也即是說我們勉勉強強地已經過了兩年同居生活,如果她決定不念碩士學位,這就是我們在倫敦最後一年了。倫敦兩年,真的完全風流快活嗎?固然說不上。外國人最懂得說(假)話藝術,他們就會答:There are moments...有些時刻。
自我中心
這倒一點不假,有些時刻我會責怪自己剝奪姪女過大學生獨立生活的機會,有些時刻我會批判這些流浪的無根日子,為什麼我不能決定在哪角落度過餘生……也有些時刻,我會突然覺悟,這些遊手好閒、去旅遊、飲飲食食、遊博物館、看話劇、聽音樂……的日子,又怎樣算幫我成長!如果六個孫子女是我的至愛,為什麼我選擇遠離他們的歐洲做落腳點呢。答案只有一個,就是我自我中心,最想做的不是婆婆嫲嫲,而是我自己。
本來拿着英國護照,歐盟27國都可以是棲身之所,現在脫歐事在必行,27國遂成泡影。曾經想過在西班牙法國葡萄牙告老歸田,今日歐洲的選擇就只剩下大英帝國了。我絕不抱怨,倫敦仍然是個最能滿足我個人文化喜好的城市,它的缺點是租貴,但與香港相比,它還算是合理的。與芝加哥相比,它又比較市儈吝嗇,很多公開的社會藝術學術文化講座,芝加哥歡迎你免費入場,倫敦呢,一律售票收費,由10至25英鎊不等。再看倫敦以外的英國,包括蘇格蘭威爾斯愛爾蘭,不管東西南北,不單山光水色自然環境美不勝收,也不缺文化活動。
8月中我去伍斯特郡Avon河上Pershore市朋友家度周末,節目豐富。第一晚去離開Pershore不過40分鐘車程的莎士比亞老家Stratford-upon-Avon,在皇家莎士比亞劇院大本營看Measure for Measure,是我有生以來看過票價最便宜而演員和製作質素都極高的莎劇。劇院設有Rush Ticket,購買一個星期內的入場票,不論座位,一律10英鎊。翌日朋友帶我參觀有過千年歷史的Pershore Abbey,除了認識寺院本身的歷史,還有Pershore市在冰河時代誕生的過程。寺院早於公元681年開始發展,到972年是個本篤會修道院,直至十六世紀亨利八世要英國脫離羅馬天主教廷的管治,所有修道院,包括Pershore Abbey,均難逃劫運。後來多得本地教徒,寺院有部分得以幸存至今。
職業水準
Pershore周末的高潮是為期兩天半的爵士節,可惜我待最後一天才去捧場。誰知道一個不見經傳的小市鎮會有資源搞一個這種規模的爵士節呢。在Pershore書院內4個場地,星期五晚加六日,150個歌手樂隊樂手,39場演唱演奏會,如果星期日的17場有代表性,那麼全部職業水準都極佳。原來今年的Pershore Jazz Festival已經是第18屆,在英國爵士樂演奏日曆上有相當地位,可惜我沒有預先做好功課,只買了星期日一天票,35英鎊,還要問人:有沒有老人票(有一場我找不到座位,站在後面放眼一望,全場在座的觀眾,不是禿頭就白髮蒼蒼,難怪主辦者不設老人特價)?當日算是看了7場,有5場只能看一半,因為實在太多選擇,例外之一是英國單簧管樂手Adrian Cox的Profoundly Blue。演奏會紀念路易岩士唐樂隊樂手Edmond Hall,並以Hall1941年暢銷大碟命名。另外看完全場的是大樂隊領班、鋼琴手和編曲家Keith Nichols的Swingsters。他領着9個樂手和一個女歌手,兩小時多的爵士和二十年代大樂團的長青曲目,安哥之後,大家仍然意猶未盡不肯離開。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極致和諧 一體壽司 |
上一篇: | 朝聖路上的中世紀堡壘山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