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2日
1921年生於貴州的謝景蘭,天賦音樂才華,性格熱情的她20歲時和趙無極在香港結婚,之後兩人前往法國定居,與常玉、Georges Mathieu、Pierre Soulages等藝術家成為好友。謝景蘭曾入讀巴黎國立音樂學校,跟隨大師米沃(Darius Milhaud)及米西安(Olivier Messiaen)學習作曲。1957年,謝景蘭與趙無極離婚,她遷至巴黎北郊居住,並開始繪畫,承襲了不定形藝術風潮中的抽象精神。
1970年開始,謝景蘭舉行個展時會在現場播放自己創作的電子音樂及在畫作前跳現代舞,開啟音樂、舞蹈、繪畫合一的「綜合藝術」先河。她觸覺敏銳,善於糅合對音樂和舞蹈的領悟,化為意境悠遠的抽象作品。在那個中國女性還是相對保守的年代,她表達個人情感和內心世界的方式,既勇敢又前衞。
對謝景蘭來說,藝術是個人情懷的書寫和實踐,雖然其創作至七十年代遇上瓶頸,但她曾暫時放下畫筆,回溯母體文化,潛心鑽研老莊的道家哲學,成功從傳統山水畫的美學觀找到創作靈感,心態亦變得平和。七十年代初期繪畫的《日出》,以柔和的藍色為主,相較前期創作中情緒迸發的直率表現,無論在用色、線條或結構上,均可見明顯的柔化。
圖片提供:蘇富比
謝景蘭《日出》(三聯作)
1972年作
油彩畫布
每屏40公分×40公分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為孤寂而戰──陳景容 |
上一篇: | 地球在看什麼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