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6月22日

白魚 品味‧白魚

為孤寂而戰──陳景容

坐在威尼斯到米蘭的列車上,速度快得將窗外的樹木變成一幅幅印象派,掃過多少前塵往事,心裏浮現出30年前最敬愛的陳景容老師,當時他首創「薄塗法」,將油畫容易龜裂的缺點做了大幅改善,且藉由特殊的結構,營造畫面的孤寂感和冷落感逐漸地侵蝕當時繪畫界的思潮。

旅法多年的藝術家陳老師,民國23年生於彰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隻身前往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見識到日本畫壇的思潮與畫風,便開始嘗試不同風格的油畫作品。而後進入國立東京藝術大學壁畫研究所,學習到濕壁畫(Fresco)的技巧,從此為他的藝術創作找到另一個新的媒介。

濕壁畫先鋒

濕壁畫原意是「新鮮」, 以石灰與沙混和之後敷在牆上,無論尺寸大小,都須在濕潤的狀態下完成,不只時間上須拿捏得宜,在當時的日本也鮮少人熟知壁畫的技術,此外,陳景容老師不僅擅長油畫、素描、版畫、嵌畫, 在日本也可說是濕壁畫的先鋒,至今也依舊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專家。在1987年,國家音樂廳落成後,陳景容老師完成了人生第一幅大型的濕壁畫創作《樂滿人間》。

早期的米諾斯、希臘、羅馬壁畫屬於濕壁畫,而意大利文藝復興是最偉大的濕壁畫時期,舉凡知名藝術家:喬托、馬薩其奧等人的作品可以證明。米高安哲羅在西斯汀禮拜堂的濕壁畫和拉斐爾在梵蒂岡大教堂的濕壁畫是古往今來最著名的。

陳老師亦在國立東京藝術大學學習馬賽克鑲嵌(mosaic)的技術,並致力於將正規傳統的作法推廣回台灣,除了壁畫、馬賽克鑲嵌,陳景容老師亦往往以壁畫般的大尺幅畫布創作油畫,常以風景、建築、人物、石膏像構成如夢境般的冷清場景, 語彙晦澀,令人玩味,黯淡的畫面流露濃郁的寂靜氛圍,成為陳景容老師鮮明的風格。

神秘又孤寂

陳老師的畫面元素和意大利的超現實主義大師奇里柯(Giorgio de Chirico, 1888-1978)的作品,同樣可看到向遠方延伸的拱門建築、雕像、石膏像,畫面上的物件常因斜陽照射拉出大面積的陰影,零落的路人則點綴在空曠的場景中,令人感到神秘又孤寂。

兩人最大的不同是日夜場景所產生的色調差異,奇里柯描繪的是光天化日下帶來的荒謬感,光影對比強烈、色彩鮮明;陳景容老師則是呈現夜色瀰漫的寂寥,低對比、低彩度,色調灰暗,但是在兩位大師的作品上,皆可讀到這種令人悵然、若有所失的靜謐感。

壓縮空間感

低頭靜默的裸女圖是陳景容老師常見的創作題材,一盞孤寂的藍燈,一輪滿月在騎馬者的背後,為何不在前方?那是因為對過去的事不再追究,過去的事是圓滿的,面對未來充滿挑戰, 必須孤寂地去面對,如同唐吉訶德持着槍挑戰巨大的風車,鏗鏘刺出去都是理想……這幅創作中左右對稱的兩幅人像,裸女的雙腳與桌腳平衡,墨綠的牆面與陰影形成了詭譎的氣氛,陳景容老師也喜歡將空間感、厚度景深壓縮到一種優雅的狀態。

陳景容老師可以同時創作許多幅作品,幾乎沒有停滯的時刻,也許是生命經歷使然,他將對時間流逝的遺憾與無奈轉化成藝術,以藍灰色調表達出物換星移的寂寥,卻又不失強烈的生命力,陳老師人如其畫,身體力行地將其一生奉獻給教育與創作,令人欽佩。

陳景容老師近年單獨居住在巴黎,偶爾畫畫裸女圖,創作精神依然不變,應該多少會影響他沉暗孤寂的畫風。

走在巴黎,夏日的艷陽下,人潮依舊擁擠,河岸依舊浪漫,酒香、咖啡香、花香……思鄉的心情湧上心頭,這次我從倫敦到米蘭皇宮的個展即將來到尾聲,讓我整顆心又活躍起來,期待這次在巴黎能聯絡上陳景容……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