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2日
「我從來不覺得別人集中於外表而忽略我的表現,懂我的自然明白。」來自格魯吉亞的賓尼亞堤菲莉(Khatia Buniatishvili)今年32歲,是古典樂壇耀眼的鋼琴演奏家。
擁有一頭鬈曲黑髮的她以漂亮面孔、惹火身材及激情四射的表演聞名,真人非常親切,臉上常常掛着微笑,舉手投足充滿自信。她3歲便跟母親學琴,6歲與室內樂團演出,10歲開始在烏克蘭、以色列和美國等地巡迴演出,經驗豐富。繼2016年訪港後,今年再臨香江,與香港管弦樂團演奏莫扎特20號鋼琴協奏曲及最新專輯的舒伯特鋼琴作品。
3年前,她曾在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演出炫技作品,今年再臨香江,轉戰文化中心,首度與香港管弦樂團及音樂總監梵志登合作,演繹莫扎特波瀾跌宕的20號鋼琴協奏曲為音樂會揭開序幕,對她而言這一曲絕不陌生。
「這是一首重要的音樂,記得6歲的時候首次聽到它,台上演奏的女孩大約15歲,音樂會結束後,我回到家就即刻找唱片出來播放。」在安歌環節,她獨奏了今年推出新專輯中舒伯特的作品《降G大調即興曲》,她很喜歡這首歌,感覺寧靜和諧。
「演繹新專輯是國際巡演一部分,我很興奮,亦感到幸運,可以跟世界各地不同管弦樂團及指揮家合作。畢竟每次面對不同人,就像發現一個新的音樂世界,非常奇妙,就像這次和指揮家梵志登及香港管弦樂團一起演出,綵排時很順利和諧,彼此理解大家的音樂需求,這是天賜的禮物,因為不是人人能做到。而音樂會結束之後,觀眾的熱情反應,給予我很多能量。」
生於動盪時代
賓尼亞堤菲莉生於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Tbilisi),3歲在媽媽指導下學彈琴,睡覺前會聽莫扎特的《安魂曲》。她6歲已登台與第比利斯室內樂團合作,10歲起展開巡迴演出。她的姐姐Gvantsa也是具天分的鋼琴家,時常跟她以鋼琴二重奏的方式合作演出,這次訪港姐姐也有隨行。她指格魯吉亞的民族音樂文化以複調音樂演唱(polyphony)聞名,亦影響了她。「除了彈琴,童年時我也喜歡唱歌,你可以在我的Instagram中找到一幅七八歲時跟姐姐一起唱歌的舊照片。」
談起九十年代成長於政局動盪不安的格魯吉亞,她記憶猶新。「感謝父母在社會混亂和貧困的條件下,不僅養活我們,而且還為我們提供良好的教育,讓我們學音樂、學習語言。學習音樂和外語,使我獲得做自己想做事情的自由和能力,這是一個巨大的資產,我對父母非常欽佩。雖然有時他們會緊張和擔心明天發生什麼事情,但永遠裝作無事,媽媽總是堅強的告訴我們,如果努力工作,明天就會有好事發生。」
因此,除了本國語言,賓尼亞堤菲莉還說得一口流利英語、法語、德語和俄語共5種語言。她曾與杜鳴高(Plácido Domingo)、柏尼夫(Mikhail Pletnev)及阿殊堅納西(Vladimir Ashkenazy)等傳奇音樂家合作,亦演奏過技術最複雜作品。2003年她贏得基輔霍洛維茨鋼琴比賽特別獎和伊麗莎白Leonskaya獎學金一等獎,2008年獲得魯賓斯坦國際鋼琴比賽季軍,自此音樂事業一帆風順。
2010年,她與Sony唱片簽約成為古典音樂部旗下的專屬藝術家,幾乎每年都發表新的演奏專輯,她更兩度獲得德國古典迴聲大獎Echo Klassik。「獲獎很高興,因為給你動力和自信。」不過獲獎無數的她說:「不喜歡比賽,因為與藝術無關,要成功的話,就要成為獨一無二的音樂家。」
多元音樂口味
受過古典音樂訓練的她,聽音樂口味廣泛,愛聽不同類型的音樂。「媽媽很喜歡爵士樂,小時候我不是很感興趣,但現在我對爵士樂愈來愈着迷了。我也喜歡Barbara、法國流行音樂家Gainsbourg,還有Sting和Radiohead。」
她亦不抗拒跨界別的音樂合作,她曾進入搖滾音樂世界,獲英國樂團Coldplay邀請在其專輯A Head Full of Dreams中演奏了Kaleidoscope,她形容主唱兼結他手Chris Martin的豐富音樂底蘊令她驚訝,兩人合作愉快。2014年,她更參與Art on Ice項目,在滑冰表演中演出,2016年再擔任世界著名花滑選手Stéphane Lambiel的演出嘉賓,同樣體驗深刻。「我實現了許多音樂家的夢想,不受約束地嘗試新事物。」
賓尼亞提菲莉深信所有藝術源於慈悲,與此同時她抽空參與很多社會權益項目,回饋社會。譬如2013年在慕尼黑舉行的DLDwomen13會議、在柏林舉行的To Russia with Love音樂會,反對俄羅斯侵犯人權問題。2015年又參與基輔慈善音樂會、聯合國在日內瓦舉行的70周年人道主義音樂會,幫助敍利亞難民,另一方面她積極為兒童權利和女孩平等組織出力,盼以公眾人物身份影響別人。
「在格魯吉亞有一棵樹名為夢想樹,記得有一天和我姐姐一起去了夢想樹,當時我的夢想是世界和平。因為在格魯吉亞看到了很多不開心的事和很多貧窮的人,看到孩子們痛苦,很想讓世界沒有貧窮、沒有戰爭,這是我的夢想。我認為先讓自己快樂,才能給別人快樂,音樂讓我愉悅,我同樣希望透過我的音樂,讓別人感受快樂。」
想成為創作者
作為備受國際關注的音樂家,她要面對不同人的評論及樂評人不留情的批評,不論好壞,對她也是一個吸收經驗和成長的過程。她現居於法國,沒有巡演的日子,會每天跑步。
「當我在巴黎時,每周跑3次,甚至每天都跑,但這種情況並不經常發生,因為行程緊密。但運動很重要,很大程度上幫助了我,它不僅讓人好看,最主要是集中精神力量。」至於這一次香港之旅,她笑言逗留時間很短,沒有時間跑步,只留在酒店游泳。
她另一個興趣是閱讀。「文學從來都是我的靈感來源,最喜歡的作家包括湯瑪斯曼、杜斯妥也夫斯基和契訶夫。在他們的書中,我總能找到一些對我來說重要的新事物。」
除了演奏,她還想寫自己的音樂。「創造一些東西的感覺很好,所以我將來會這樣做,我一直想成為一個會創造而不僅僅是表演的人。」
Khatia Buniatishvili小檔案
年齡:32歲
家庭狀況:父母,姐姐
出生地點:格魯吉亞第比利斯
撰文:林艷虹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