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3月15日

占飛 忽然文化

中奧清朝已建交

中國自清朝開始便和奧地利建立外交關係,時為同治八年,西元1869年,當時的清政府是把奧地利譯作奧斯馬加。

根據 1914年設立的清史館編修的《清史稿》記載,清朝和奧斯馬加簽訂了「和約四十五款,通商章程九款,稅則一冊」,正式建交。清朝在1881年4月任命李鳳苞為首位派駐該國的欽差大使。

清朝建交

1900年,八國聯軍攻佔北京,李鴻章被任命為欽差大臣,與各國談判,清政府命他「便宜行事」,結果是慶親王奕劻與李鴻章在翌年9月和各國代表簽下了《中國與十一國關於賠償1900年動亂的最後協定》(Austria-Hungary, Belgium, France, Germany, Great Britain, Italy, Japan, Netherland, Russia, Spain, United States and China-Final Protocol for the Settlement of the Disturbances of 1900),這份協約有中文版本和法文版本,以法文版本為準。由於1901年是辛丑年,所以便稱為《辛丑條約》,共有12款外加19條附件。

從上述協定書的英文可以看出奧匈帝國是參與國之一。

《辛丑條約》的第四款,是「大清國國家允定在於諸國被污瀆及挖掘各墳墓建立滌垢雪侮之碑,已與諸國全權大臣合同商定,其碑由各該國使館督建,並由中國國家付給估算各費銀両,京師一帶,每處一萬両,外省每處五千両。此項銀両,業已付清。茲將建碑之墳墓,開列清單附後(附件十)。」

第六款就比較長,簡單地說,就是「中國共付各國戰爭賠償4億5千萬両銀,分39年付清,每年利息為4厘,由中國的關稅和鹽稅來償付。」

廢除賠款

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後,1917年中國向德國和其同盟國的奧地利宣戰,便暫停支付佔賠償總額幾達21%的部分。然後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北洋政府就廢除了對這兩個國家的賠款了。

去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奧地利總統舉行會談,決定要建立中奧友好戰略夥伴關係。而香港早於2010年和奧地利簽訂了《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進一步促進兩地的投資和商貿往來。

撰文:占飛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