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9年2月11日

張綺霞 音樂講座

舊生與文青 傳唱荒廢村校校歌

在新界東北接近邊境地帶,有一座荒廢了的村校,名為坪洋公立學校,自1958年創校以來,培育了不少村民,最後因為農業凋零、收生不足,在2007年結束。數年後,廢棄的學校成為藝術節的展覽場所,開幕當天,四散世界各地的舊生再次聚首荒廢的禮堂,同唱校歌。

早年的畢業生陳房水,對這首歌仍琅琅上口,校歌中記錄的自然風光,今天已經不復見,但他們的歌聲卻被記錄,將在「有你有我有田有山有水有意」村校校歌展中展出。展覽策劃人之一的史嘉茵希望,觀眾能透過校歌了解本地鄉村文化。「鄉村就是一種最基本的生活方式,與自然在一起。」

1955年出生的陳房水,學校未建好就已經在村中書室讀小一,幾個月後才搬到新校舍。他留了兩次級,讀到12歲小六畢業。六十年代初,附近全是農村,小學坐落在政府地的山頭上,下方全是稻田。「坪洋之所以得名,是因為這裏從前是平原,綠油油青葱一片。那時候所有小朋友都要幫家裏耕田,這一區差不多每一戶都務農,九成都是種禾。」

學校的校歌是創校校長創作,陳房水從二三年級開始學唱,到現在仍記得很清晰。今天荒蕪的小籃球場,是當年學生一起唱校歌的場所。最早的版本把學生稱呼為「農莊子弟」,後因為農業沒落而改換成「勤勞子弟」,歌詞仍記錄着建校之初的風景:「雲山蒼蒼,碧樹茫茫。田疇舒綠,稻麥飄香。巍然兀立,是我坪洋。」只是那片被青葱稻田包圍的風景,如今已完全消失。

那時候香港已經開始有基本的小學免費教育,政府提供土地和資金,村民提供人力掘路挖山,兩者合作建成這所學校,因此有「公立學校」的名稱。村校課室不多,碰上了嬰兒潮也無法應付,學生要分兩批上下午班去上課,學生加起來人數近千。「像我那樣的坪洋村原居民最多,也有很多外來的,甚至有上水跨區過來的,因為六七十年代,小學都很擠迫。」

學生開山起球場

在破落的建築內,他仍認得校長室、教員室等的位置,他指着學校後方一片長滿草的荒地,是當年一眾師生努力開墾而成的足球場。「最早的時候這裏只是個小山坡,當時校長關錫康上任時,就帶我們進行各種擴建,那時我才小五,大概11歲,由於政府的資助主要是幫助學校運作,學校沒有經費,校長便身體力行帶着學生去做。全都是用人手,每天上課帶來家中的鏟子鋤頭鐮刀,體育課、音樂課都不上了,全都跑去山坡徒手挖掘,斬樹除草掘泥,至山坡完全鏟平。」

他笑言,挖泥時,還找到從前埋下的金塔。「已經沒有後人拜祭,裏面只剩骨頭,那時候小朋友挖了出來,倒也不怕。」挖平了以後沒有錢鋪石屎,校方只請工匠簡陋地搭了龍門架,他們在泥中踢球,玩得非常高興。除了足球場,涼亭、魚池、滑梯,全是學生幫忙興建。為了取得鵝卵石圍起池邊,校長更挑選幾個大力的高年級同學到遠處南涌的鹿頸河去撿石頭,他便是其中之一。

「學校駕車去,大家一起執石,放上車再搬回來。」他撥開一堆亂草,找到埋藏在下面的魚池,一手撿起池邊圓滾大石,記者問,小朋友搬起來不重嗎?他自豪地說:「對農村小朋友來說很濕碎。」校園是自己一手建立,學生對這裏的感情都特別深。

學校初建時,山丘一片光禿,師生圍繞校園種下不少樹,如今已長到幾米高。一眾學生又把斜坡鏟平滑,倒上石屎,依地形建成天然滑梯,至今仍保存完好。他記得,石屎不平滑,滑下來時把褲都磨穿。「沒辦法,沒有資源,連鐵梯也買不起。」校園最初連禮堂也沒有,後來有鄉民在1968年中了大馬票,捐出了一筆錢才建成。初期建築都是採用傳統瓦頂設計,後來才擴建和換成鐵皮頂。「那時沒有冷氣,連風扇也沒有,瓦頂能幫助散熱。而且兩邊採用對流設計,很舒服。」

雖然同學都生活窮困,校園生活卻無憂無慮。有同學上課時用火柴燒魷魚仔吃,最後因為太香而被發現。村內有一條清澈小溪,就在學校後方那邊滙聚成漂亮的小池,學校沒有圍欄,夏天一放學,10多個男孩就馬上跑到池邊脫光衣服,「砰」一聲跳下小懸崖就去游泳。後來堆填區興建後,泉水被截封,溪水也污染成黑色,一切從此消失。

回流二代讀村校

全校上下,對學校都很有歸屬感。自六十年代起,大量新界村民移民歐洲尋找工作機會,但仍會把子女送回村裏,在母校就讀,學習中文,陳房水也不例外。他早就移民英國再到荷蘭,最後選擇回港定居,要孩子就讀本地學校。他能再次取得香港居民身份,也靠母校幫忙。離開多年回來,當年的書記仍在學校工作,他很快取得就讀證書,證明曾長居此地,「那書記在學校工作了一輩子」。陳房水也見證母校沒落過程,2000年初嘗試引進邊境學生,但因為位置不近關口,最終難逃殺校命運,他大感惋惜。雖然校歌沒有人再傳承,但校友的歌聲已被史嘉茵創辦的組織「香村」所記錄,即將公開展出(2月15至28日,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與城市校歌不同

史嘉茵修讀舞台聲音,從小就對舊事物有濃厚興趣,後來她與朋友發起「空城計劃」,尋找閒置空間搞藝術活動,在2013年認識了坪洋村村民,找到這所空置數年的學校,覺得環境非常好,便邀請藝術家做在地創作,安排音樂家和村民合作創作音樂,舉辦藝術節,反應很好。開幕時,一群舊生更重回禮堂唱起校歌,讓她非常感動。

「這群學生從20多到50多歲,只是因為一首校歌聯繫在一起,而且歌詞也很有趣,描述當年的優美環境,與城市學校校歌很不同。」於是她開始蒐集不同的村校校歌,發現裏面都記錄了早年村落的文化及環境。然後她又花了數年時間,與多條村的村民建立關係,獲得不少珍貴資料,也在村校的廢棄舊址邀請村民唱校歌,現場錄製。最後他們挑選出9間香港各地的村校,把資料整理成這次展覽,呈現本地村校群像。在城市急速發展中,村落總是要讓路予高樓大廈,但她指出,本地仍保留不少鄉村文化,鄉村故事值得繼續說下去。「希望人們看到不同生活的可能性,明白生活形式其實可以選擇。」

撰文:張綺霞

[email protected]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