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5日
如果有一天起床時,你的腰突然「閃」了一下,然後開始疼痛,你腦海中會有什麼浮現?
「我的腰出了問題!」「要照X光,要食藥,打針,可能要做手術!」「會不會影響行路?」「要休息!不能做運動……」
以上都是市民大眾普遍對腰痛的第一印象。多達八成人士一生中經歷過至少一次腰痛,事實上,除了一些因嚴重受傷或疾病引起的腰痛外,大部分的成因都是肌肉扭傷或過分緊張所致。急性扭傷的腰痛初時會十分疼痛,而大多數這種背痛病例會在數天或數周內好轉,很多時候,X光掃描對這些情況並非特別有幫忙。最基本也是最簡單的方法是盡可能保持平日的活動,這樣有助緩解症狀。
「但是,當我腰痛時便害怕活動,一動就痛!我害怕會再次受傷。」很多腰背痛患者因持有這個想法,所以長時間缺乏活動,而這樣往往會令肌肉更加無力以致慢性痛症形成。醫學上稱為「恐懼──迴避模式」(Fear Avoidance Cycle)。
其實,我們身體的設計是擁有它的能力去應付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活動。腰部能屈能伸,並非脆弱的組織,適當的運動及改善姿勢才能夠改善問題的根源。患有腰痛的人接受物理治療師的治療,例如手法、電療等治療後,應按建議進行適當的伸展及強化運動以改善腰部的功能。康復期間避免再次受傷,舉起與搬運重物時使用正確姿勢,駕駛時座位應能承托背部與頸部。嘗試減輕壓力、焦慮與緊張的情緒。定期做運動,散步、游泳、瑜伽及伸展活動對背痛患者特別有好處。
生命中不能避免受傷或痛症,但我們可以有能力學習合適的方法去處理。
作者為註冊物理治療師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海事博物館副總監陳麗碧 回顧中美貿易之始 |
上一篇: | EPA防心臟病發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