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1日
話說勃魯蓋爾的性格甚為古怪,畫作內容常標誌着鮮明的階級立場,反映農民生活和革命鬥爭的繪畫題材,它可分為採用民間故事所描寫的人與惡魔戰鬥情節,以隱喻時代及政治;或選擇《聖經》故事為繪畫題材,影射西班牙反動統治與尼德蘭人民革命事件,亦表現民間習俗場面與農民生活,披露他對農民的感情。
勃魯蓋爾的《巴別塔》(The Tower of Babel)乃他移居布魯塞爾的首幅畫作,取材舊約《創世紀》。傳說挪亞後代遷居兩河之間大平原,因擔心再遭水災,修建高塔直達天界而觸怒上帝,上帝施神術使世人互相不可溝通,使高塔的興建夭折,此為解釋不同民族出現不同語言的來源。
而作品《雪中獵人》(Jagers in de Sneeuw),看出畫家在山頂看獵人,透過獵人遠視全景。山坡與地平線以對角線形式交叉組合,構成伸向低谷、變化多端的斜坡。樹木剪影般屹立於前,白雪覆蓋大地;穿越於林間的獵人和機靈的獵狗、遠處冰河的溜冰者身影及空中飛翔小鳥,令山野充滿生機。
哲學思考
《聖經》故事中耶穌對法利賽人說:「他們瞎眼領路;盲人領盲人,二者必皆落入坑中。」尼德蘭民間有諺語,大意是瞎子牽瞎子,一起倒楣;在勃魯蓋爾的《盲人的寓言》(The Blind Leading the Blind)畫中,6個瞎子互相扶持,沿畫面的對角線由左上方向右下方活動,卻不知陷入險境,領頭瞎子跌入壕溝,緊接一個被牽動而失去平衡;畫中滲透畫家對尼德蘭革命的失望及對人類命運的哲學思考。
至於名作《農民的婚禮》(Peasant Wedding)即反映農民平凡而溫暖的生活,充滿真摯的情感;另外《絞刑架下的舞蹈》(The Magpie on the Gallows)描繪戰鬥場面,前景山崗有絞刑架,下面為墳墓,游擊戰士卻無視敵人威脅,在絞刑架下即興歌唱、跳舞。
撰文 : 占飛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書友朝聖地 |
上一篇: | 歐洲名畫展現罕見怪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