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
意大利名牌一輯「起筷吃飯」廣告,捲起辱華風波。火上加油的還有其中一名創辦人疑似侮辱「中國是屎國」的私人留言──因他事後澄清被黑客入侵戶口,所以筆者先撇下「屎國」留言不談。單純講講「起筷吃飯」的「辱華」現象,這也許正是「震撼廣告」最佳例子,「製造噪音」不論好事或壞事,多數也是最好的宣傳……
執筆這天是上周五,明明前一天在IG還看到該品牌官網有三個「起筷吃飯」的短片,但到上周五已全部下架了。後來,兩位創辦人更如所有「得罪」過中國的藝人一樣,在鏡頭面前苦臉道歉。
「起筷吃飯」是否辱華?中國人又是否玻璃心?網絡留言者(國際網站如Facebook、YouTube,不是百度)好像各佔一半。這時,我們可用「換拉思考」做測試,假如片中是一個白皮膚、金頭髮的女孩,她拿着刀叉笨拙的吃水餃或叉燒包,不停儍笑之餘,還有旁白說「如何利用這種小耙子形狀的餐具,來吃我們偉大的水餃!」你大概就看出這些短片彷彿在嘲笑這女孩是蠻夷,未見識世界。
故意挑起爭端
其實,「起筷吃飯」的短片內容有點不明所以,可能只是一種怪雞宣傳,也可能真的是似有若無的羞辱,也就是「震撼廣告」(Shock advertising)的示範──即不行常規,故意挑起爭端來得到廣泛宣傳之效,尤其是時裝行業,設計師向來扭盡六壬的製造話題(有個時裝設計師要模特兒把另一名模特兒倒轉綁在其身上,來行天橋,真是咁都得)!因在「所有宣傳都是好宣傳」(all publicity is good publicity)的金科玉律底下,D&G只消道歉就能完事,長遠來說可能收正面效果。
不過,網民說罷買又是否真的付諸實行?而這些年得罪中國的品牌又有多少?美容品牌邀請黃絲藝人何韻詩出席活動,遭內地網民圍攻叫罷買口號,後來該品牌宣布與何韻詩割席。2年過去了,占飛早前去銅鑼灣的崇光感謝周,店舖外還不是一條長長的人龍,且以普通話顧客為多!此外,品牌今年首季銷售報告指出,亞太區較去年同季增長比率達21.1%,當中還提及「中國與香港帶來強勁的數字」(thanks to the very strong dynamism in China and Hong Kong)。
另一個冒犯中國人的某德國品牌曾經生產T恤,上面寫有「F*** YOU CHINA」的字樣(原文沒打星號),後來創辦人發表道歉信,因簽名像辮子男人跪地,風波又再起……但到今天該品牌繼續在內地開舖,這件粗口T恤也強化了其一貫的浮誇與低俗的風格,可謂有賺也。
最特別的現象是日本貨,釣魚台或靖國神社之類的事件,令中國人不時抵制日貨,但又馬不停蹄地「爆買」日貨。但是,「口裏說不,身體卻很誠實」不是中國的獨特性格,只是其他國家或民族很少當作一回事,在這些「被辱」事件,即使示威抵制,但很少會像中國一樣,明星、媒體作者、私人機構具名空巢而出,呼籲與該品牌割席,也不會「誅九族」連女模也襲擊,更加不會說像一些「想賺中國錢就別……」只有暴發戶才會說的話。
洗白黑人事件
事實上,中國也出過一輯種族歧視廣告,內容說黑人被推入洗衣機內,再加入該品牌洗衣珠,黑人就被「洗白」變成中國人。這事件惹起國際議論,但我們沒有見到荷爾芭莉(Halle Berry)或韋史密夫(Will Smith)出來喊打喊殺該洗衣珠。原因很簡單,第一,中國品牌始終未到國際水平,別人有用中國貨但就很少用「中國品牌」;第二,美國人最叻marketing,你惹怒我,那麼我又何必幫你宣傳?
「起筷吃飯」是否「震撼廣告」的示範?占飛並無內情,但很難相信這個如此成熟的品牌,會犯這類低級錯誤。中國人老智慧,「好事不出門,醜事傳千里」,在市場推廣來說,只有品質差才是壞宣傳,其他一切能「製造噪音」的不論好事或壞事,多數都是好宣傳。
撰文 : 占飛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筷子如手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