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3日
雖然氣溫仍高,但時節其實已經進入秋季了,空氣中的濕度明顯減少,早晚也有少許涼意,體質偏熱者更會覺得咽乾喉涸,不是病但也不是舒服的感覺,這是秋燥來襲的表現。此時,最好吃梨。
《本草綱目》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梨味甘性寒,具生津潤燥、清熱化痰、養血生肌之功效,特別適合秋天食用。藥用能治風熱、潤肺清燥、清心火、止咳消痰、降火、解毒、養血生肌等作用。對急性氣管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出現的咽喉乾、癢、痛、音啞、痰稠、便秘、尿赤、祛痰均有良效。梨又有降低血壓和養陰清熱的效果,所以高血壓、肝炎、肝硬化病人常吃梨有好處。梨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還可以煮湯和做甜品,是男女老幼皆宜的食療佳果,熱氣者可生吃,畏涼怕寒者可燉吃及煮老火湯。小孩在秋季常吃梨,可減少肺燥、肺熱,從而減少生病、咳嗽的機會。
吃梨禁忌
梨性偏寒助濕,多吃會傷脾胃,故脾胃虛寒、畏寒食者應少吃。雪梨性寒,一次不宜吃太多。尤其脾胃虛寒、腹部冷痛和血虛者,不可以多吃。血虛、畏寒、腹瀉、手腳冰冷者不宜多吃梨,要吃最好煮熟才吃,以防加重濕寒。梨的果酸較多,胃酸過多的人,不宜多食。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頻者,晚上別吃。梨的糖份稍高,糖尿病者要慎吃,每天不宜吃150克以上。梨不宜與鹼性藥同吃,如氨茶鹼、小蘇打等,也不應與螃蟹同吃,以防引起腹瀉。
梨肉功效多多,梨多汁美味、清甜有益。根據分析,梨的營養非常豐富,含有糖、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種維他命,是秋天的當令水果。梨肉還製成梨乾、梨脯、梨膏,也可釀酒、造醋。梨肉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解酒的作用;用於熱病傷陰或陰虛所致的乾咳、口渴、便秘等症,也可用於內熱所致的煩渴、咳喘、痰黃等疾。對付熱咳、痰熱驚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腫痛、消化不良也有不錯療效。
梨汁可助消化、潤肺清心、消痰止咳、退熱、解毒瘡的功效,還有利尿、潤便的作用。
梨皮:具有清心、潤肺、降火、生津、滋腎、補陰功效。
梨根、梨枝:有潤肺、消痰清熱、解毒之功效。
梨籽:梨籽含有木質素,是一種不可溶纖維,能在腸子中溶解,形成像膠質的薄膜,能在腸子中與膽固醇結合而排除。梨子含硼豐富,可以預防婦女骨質疏鬆症,有助改善記憶力、注意力,心智敏銳度會提高。所以燉梨吃時不要去掉梨籽,能兼取其療效。
梨葉:搗汁服,能解菌毒。治小兒疝氣。煮汁服用,可治霍亂吐利不止、治風等。
梨花:不但美麗清香,更可食用,梨花泡茶有些許潤肺及清肺的療效。梨花有良好的去黑斑作用。梨花是重要的蜜源,花蜜很多,有特殊的香氣,梨花蜂蜜很滋養,能化痰止咳也能潤肺清熱,對便秘和上火熱盛,以及虛火旺均有良好紓緩作用。
梨木:木質細緻,軟硬度適中,是雕刻印章和製作高級家具的上佳原料。
作者為註冊中醫
梨花蜜三白去斑面膜
材料 : 梨花蜜1至2湯匙、新鮮梨花10克(乾品3克),以下為科學提取的草藥精華:白芍2克、白芷2克、白蒺藜1克。
製法 : 將梨花搗爛,拌入花蜜中,分次加入所有草藥精華,拌勻即成。
用法 : 直接將面膜敷於已清潔的皮膚上,在色斑位厚敷,20分鐘後用溫水清洗即可。每周敷2至3次。
功效 : 美白、均勻膚色,淡化色斑, 有效防止黑斑形成。持之以恒,效果顯著。
宜忌 : 對以上材料過敏或有懷疑者勿用。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