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8月28日

陳英凝教授 趙卓邦 健康專題

疫苗接種須產生免疫反應才有效

近月內地疫苗龍頭企業被揭發生產紀錄造假,及供兒童接種的部分疫苗檢驗結果不符合標準,引起內地及本港輿論關注。坊間以「假疫苗」來形容事件,也有內地專家認為那些疫苗不能算是「假疫苗」,只是「效價不合格」而導致「影響免疫保護系統」。這些講法應該怎樣理解呢?

首先,公眾需要區別疫苗接種與免疫反應:疫苗接種後,要產生抗體才有免疫反應;沒有免疫反應可以是疫苗的問題,也可以是身體的問題。

吉林省長春市的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長生生物)引發出的疫苗造假事件,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亦強調要徹查和嚴肅問責。事件引起全國震驚,有內地專家對於疫苗接種的預防效果提出以下看法:「生產紀錄造假和實際產品造假不能畫等號。」那些疫苗不能算是「假疫苗」,只是「效價不符合標準……會影響疫苗接種的效果……是預防效果差的問題。比如乙肝疫苗……接種乙肝疫苗後不出現抗體是很常見的。」

藥效差不出現抗體

傳染病是由不同的病原體,經傳播媒介感染人類後而引起的疾病;而病原體是一些能造成疾病的特殊微生物(如細菌和病毒),在入侵人體後可以繁殖或釋放毒素,並在人群中傳播,引致傳染病的流行甚至人口大量死亡。

當我們首次感染某種病原體(如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簡稱水痘病毒,及麻疹病毒等),身體的後天免疫系統會記錄下來,並製造可對抗該病原體的抗體,假如下次與病原體再相遇便能夠免疫,此即天然的免疫反應;可惜,往往在第一次感染某些病原體時,身體已經承受沉重傷害,無法康復。

疫苗是公共衞生史上一項重大發明,接種疫苗能有效降低爆發傳染病的風險。疫苗接種主要目的是預先為身體裝備,用以提升對病原體的辨認和防禦功能,以去除或減低其毒性,當身體早已認識的病原體萬一出現,就能迅速追蹤並在造成傷害前消滅。有時類似的病原體可以引起針對同一類病原體的免疫反應,因此一個疫苗可以針對一個疾病或相似度極高的病原體,接種牛痘能預防天花是最佳例子。牛痘是發生在牛身上的一種傳染病,牛痘病毒在人體不會致病,但由於抗原結構與天花病毒相近,使得人類受到牛痘病毒感染後,所保留的免疫反應可對抗天花病毒,疫苗接種的英文Vaccination便是來自拉丁文牛痘Vaccinia。這種預防性的疫苗接種所產生的即人工免疫反應。百日咳、白喉、破傷風、小兒麻痹、乙型肝炎、麻疹、德國麻疹、腮腺炎,都是目前最常見的疫苗種類。接種疫苗後能否預防傳染病,取決於疫苗能否刺激人體產生抗體及抗體產生的多少,即人體能否產生免疫反應。接種疫苗對少數人可能無效,即他們體內不能產生免疫反應,這可以是由於注射疫苗的質量(如某一批次疫苗的生產過程中出現機件故障,導致疫苗的有效成分分布不平均,造成部分成品疫苗「效價不合格」),也可以是因為接受疫苗保護的個體免疫反應能力低下。

當疫苗接種在社區的覆蓋率達到一定水平時,能提升群體免疫力,其他未曾對該傳染病免疫的人(未曾患病亦未有接種疫苗)亦因而減低受感染機會,有效預防及控制傳染病的大規模蔓延。

各地疫苗政策差異

雖然世界衞生組織推動疫苗接種已有多年,但各地會因應當地的傳染病風險和醫療制度而制訂相關政策。世界衞生組織早於1998年出版詳細敍述健康城市計劃的32項健康指標,包括兒童接受疫苗接種的比率,將疫苗接種列為醫療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2012年第65屆世界衞生大會上,194個會員國批准了「全球疫苗行動計劃」,在2020年前防止每年數百萬人死於可通過疫苗接種來預防的傳染病。疫苗接種也被視為有助實現2015年通過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現時,內地疫苗分一類及二類,一類疫苗包括乙型肝炎疫苗、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DPT)等,由政府提供免費注射;而進入公立小學讀書的學童,必須在入學前提交《兒童預防接種證》,以檢查是否已接種了包括「百白破」等多種疫苗。二類疫苗則包括水痘和瘋狗症等疫苗,由市民按個人工作(如有感染某類傳染病高風險的醫護人員)、外遊(如到有黃熱病的地區)和健康情況(如體弱的長者)的需要選擇自費注射。內地二類疫苗的採購和銷售本以市場機制運作,但自2016年起,必須全部由政府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統購統銷。

在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的「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免費為初生嬰兒至小學六年級學生接種預防以下11種傳染病的疫苗及加強劑:結核病、小兒麻痹症、乙型肝炎、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肺炎球菌感染、水痘、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香港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屬自願性質,雖然很多學校會要求學生出示免疫接種紀錄(即「針卡」),但仍不是強制性的。母嬰健康院為5歲或以下嬰幼兒童提供免疫接種服務,小學學童由衞生署轄下學童免疫注射小組提供到校接種服務,中學生則可以到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中心補種疫苗。市民亦可按個人需要選擇自費到私家醫生處接種其他疫苗,如流行性感冒疫苗、乙型流感嗜血桿菌疫苗、腦膜炎雙球菌疫苗等。

目前歐洲多國未立法強制人民接受疫苗接種,這些國家包括英國、愛爾蘭、德國、西班牙、丹麥、芬蘭、瑞典、冰島、盧森堡、荷蘭、瑞士等。不過,也有國家基於當地傳染病狀況,自發或受世界衞生組織協助推動,強制國民接種部分疫苗種類,例如比利時要求國民接種小兒麻痹,意大利國民要接種白喉、乙型肝炎和小兒麻痹,而葡萄牙則要求嬰兒接種破傷風和白喉疫苗。

疫苗接種是達至免疫反應的一種人工方法,但不一定能成功產生免疫反應,達到預防傳染病的效果,當中可能牽涉疫苗在質量方面的問題;而免疫反應也可以在接受疫苗接種前由直接感染某種病原體的天然途徑而來。公眾在討論相關議題時要把兩者分開,以明瞭當中牽涉的公共衞生風險。大眾在這次疫苗事件中的憂慮是可以理解的,在政府快速反應的同時,企業在牽涉疫苗生產等公共衞生相關的商業活動時,必須要顧及操守和企業社會責任,包括確保進行嚴格的檢測。要防止類似的公共衞生事件帶來的嚴重禍害,有必要採取多層次、多持份者參與的方法。

撰文:陳英凝教授_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外務)、

   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教授及所長

   趙卓邦_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護士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