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6月27日

侯鈞翔 韓錦倫 健康熱話

別讓濕疹奪去生命意義

近日有濕疹(異位性皮炎)患者厭世殃及家人的慘劇,令社會的焦點落在這個「皮毛之病」。不少研究都指出,濕疹對身心困擾之大與很多慢性疾患有過之而無不及。和其他發達城市一樣,香港都市化環境及西方生活方式都令濕疹患病人數每年遞升。與濕疹有關的死亡個案,文憲及報道4宗有3宗在香港發生,甚是不幸。主因並非藥物無效,而是香港家長偏離正道,受謬論、心魔或個人的不合理期望困擾。或不信任西醫藥,卻又認為中醫藥無效,所謂「中不成,西不就」,我們在此分享近年濕疹治療及防治方面的突破和釐清一些謬誤。

濕疹的病理機制多樣而複雜,隨着醫學上的研究突破,一方面揭開濕疹的神秘面紗,也發現一些預防及治療的曙光。目前,我們知道濕疹不再是皮毛之病,而是一個先天+環境+免疫+心理的複雜疾病。它涉及Th2、IgE及Th1等免疫系統機制異常,令到發炎情況一發不可收拾。另外,皮膚的構造異常令皮膚失去天然的屏障功能而發病。不少研究發現,若在嬰兒早期及成長階段能介入修護屏障,能大大減少日後濕疹病發。

形成濕疹的三大階段:

1.初生嬰兒(有遺傳傾向):皮膚屏障失調,小朋友的皮膚會發炎和乾燥;

2.小童:持續發炎及乾燥誘發免疫球蛋白(IgE)反應;

3.成人:IgE持續反應,包括對自體蛋白組織,令濕疹發炎成為自主機制。

愈骯髒愈少病

其中一個改變傳統思維的重要發現是,愈文明愈發達的生活環境愈多濕疹患者(Hygiene Theory),反而在農舍與動物畜牲自小相處的話,會大大減少病發機會。原來我們的身體在成長發育過程中,若能及早與環境的致敏原「相認」,日後便不會產生過敏反應。過分衞生及潔癖的生活,反倍添愁煩,增加家庭的壓力。

不少人在看病時都「不忘」問醫生是否要戒口,過去也有不少醫療中人以叫人戒口表示有為。當然,若證實病情與致敏食物有關,戒口是必須的。常見的食物致敏原包括奶類食品、雞蛋、花生及某類海產等,不少兒童在成長過程中能擺脫食物敏感,但某些食物敏感如花生會延至成年。研究發現,若嬰兒在未有敏感時能適量餵食花生,能大大減少日後出現敏感的機會,甚至懷孕媽咪服食可能令胎兒致敏的食物,也能減少日後出現敏感,即所謂「以毒攻毒」。這些革命性的發現,改變對濕疹和敏感的防治策略。因此在未證實食物與敏感的關係時,不必盲目戒口,「應戒則戒,不應濫戒」,也應均衡飲食,而非大魚大肉。

金黃葡萄球菌是皮膚表面常見的細菌,對濕疹患者來說是個噩夢。因為金黃葡萄球菌會在濕疹皮膚成為超級致敏原,引起一連串發炎病變。要減少細菌對濕疹患者的影響,可透過改善皮膚屏障、減少細菌滋生等方案。有研究指出有效的潤膚產品能重整皮膚屏障構造,杜絕細菌入侵,亦有研究發現有物質如蔗糖脂能大大減少細菌依附皮膚的機會。在濕疹的治療過程中,日常家居的適當清潔也很重要,用指定稀釋的氯水洗身,減少對傳統藥物的依賴。

積極護理為要

潤膚產品是濕疹防治中不可或缺的。患者外表正常的皮膚其實也在發炎。之前不少研究指出患者對潤膚產品使用率偏低甚至不用,無論任何產品,只要病者持之以恒地用,已經是最好的了。敏感人士應避免成分太複雜或來歷不明的產品,含香料的潤膚產品也有機會致敏。家長或病人可在手肘內側塗一小塊(硬幣大小)試試皮膚反應。有家長道聽途說,以椰油+橄欖油+葵花籽油+死海鹽+人奶等混合溝成,塗在兒童濕疹傷口,痛苦不已。

濕疹最困擾的是沒完沒了的痕癢及慘不忍睹的皮膚發炎。不少長期處理濕疹的醫生及國外研究均指出,超過六成人在成長過程中症狀會得到改善甚至消失。最重要的是積極護理,主動治療。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濕疹對身心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讓病人能盡量過正常生活。近代醫學對痕癢的病因有更深刻了解,治療方法甚至外用的潤膚產品都能減低痕癢,令病人的病情及生活質素得到根本改善。以食飯為例,食飯可解決肚餓,但不可以「治癒」飢餓,肚餓便要再食飯。同理,藥物可紓緩濕疹,如果濕疹翻發便要再用藥。期望神丹妙藥一服可「斷尾」是不切實際的,莫須有是也。坊間聲稱能醫百病,有病醫病,無病補身,固本培元,調理身體,無副作用,屬欺神騙鬼,而「濕疹聖手,隱世神醫」比比皆是,家長不宜胡亂嘗試,以防受騙。

所謂:西醫談處理,中醫論調理,病人求斷尾,合作無了期。

很多人視類固醇為洪水猛獸,但很多疾病臨床上適當地使用是必須的,而且正確使用是十分安全的。目前有不少不含類固醇的藥物,也有針對屏障及痕癢的潤膚產品,能長期使用。目前最有效的長期系統性主動介入治療方案,能控制病情之餘也能減少藥物使用。隨着對濕疹病機的深入了解,將來還會有更多有效的針對性治療,如生物製劑等。對付濕疹,還是充滿希望的,患者和家人不要輕易放棄。

 

主要症狀

反覆和慢性皮膚紅腫;

痕癢;

對稱和特定位置;

濕疹患者同時患上鼻敏感、哮喘等敏感的機會率都較一般人高。

 

塗多少藥膏才足夠?

. 份量可用手指尖為單位,由5毫米管口擠藥膏在手指末節的長度約為半克,這份量應夠搽在兩個巴掌上(含手指)面積;

. 注意塗抹均勻,搽後應仍可看見皮膚顏色、質感及紋理;

. 塗的時候可先輕輕點幾下,然後慢慢打圈推開;

. 成年人每天大概需要30克,兒童需要減半;

. 不單是濕疹患處,正常皮膚也應該滋潤,一旦病情好轉仍需要保持修護,令皮膚屏障良好,預防復發。

 

撰文: 侯鈞翔_皮膚科專科醫生、

韓錦倫 中文大學兒科學系教授_亞洲醫療專家學院異位性皮炎專家小組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