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3日
哈里王子結婚,英國皇室近日又成為全球焦點,接下來的皇室大日子是6月2日,65年前,英女皇在那天加冕。
港人常暱稱英女皇為「事頭婆」,港英年代,她無處不在,莊重又親切的形象,深入民心。然而作為一個國家代表,「事頭婆」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她多年來帶英國走過無數風雨動盪,見證皇室角色轉變,頂住各種緋聞與衝擊,就算沒有實權,一國之母仍不易當。
把時間撥回1952年,還是公主的伊利沙伯二世,在肯尼亞探訪時收到噩耗,父親驟然離世,她要繼任為女皇,這消息對她來說是打擊,但為了穩住民心,她必須冷靜堅強,為加冕禮反覆練習籌劃,展示一國之君的風範。
在位66年,說到當年加冕禮的細節,92歲的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仍歷歷在目。在紀錄片《女皇的加冕》中(6月1日 晚上9時35分,明珠台),她仔細回憶當年的種種。她在片中與加冕之時戴過的皇冠直面,這皇冠名為「聖愛德華皇冠」(St. Edward's Crown),除了她、坎特伯雷大主教和皇冠珠寶商,什麼人也不能觸碰,是1661年為查理二世加冕而造,一代傳一代,上面鑲滿極昂貴的珠寶,440顆寶石和罕有石頭,以堅固的金塊固定,重達5磅,是加冕典禮的核心。女皇形容:「它重達一噸。」
跟足傳統
加冕儀式有千多年歷史,讓皇權的更替在上帝和人民面前得到正式認可,而多年來的程序幾乎完全按照相同的方式進行,是很難得的事情。而皇冠的概念更久遠,可追溯至最少2000年前,起初它是一個簡單的頭帶或頭環,代表一國之主權,後來才演變至複雜的皇冠。
聖愛德華皇冠歷史悠久,包含了每一個朝代君主的故事,當中的紅寶石是在阿富汗開採,據說1415年亨利五世曾在阿金庫爾戰役中戴過,中間的洞應該是亨利五世所鑽,當時他想在洞中放一根羽毛作裝飾。這些珠寶歷經戰亂,也能保存完好,當年英國快被納粹侵佔時,國王曾下令把珠寶拆下放入罐子中收藏起來,連當時是公主的伊利沙伯也懵然不知珍貴珠寶就藏在腳下。
加冕禮的聖愛德華皇冠只用一次,女皇日常所戴的是較輕巧的「帝國皇冠」。她笑言,無論是什麼皇冠,戴上了脖子都不能亂動,不能低頭閱讀演講詞,因為甚有份量的皇冠隨時會掉下,甚至弄斷脖子,「所以皇冠有些缺點,但除此之外,它們是非常重要的。」女皇在片中打趣道。
在儀式中,還有不少精雕細琢的神聖之物,象徵着君主權力的不同方面。如象徵權力的權杖上有世界上最大顆的完整無瑕的鑽石,是由3000克拉的粗鑽石分割製成。這顆鑽石當年在南非發現後,因為中間有褐色的瑕疵,需要進行切割,珠寶商Joseph Asher觀察了數小時,終於決定下手,一刀敲下去,正中瑕疵中心,才有今天完美的寶石。在典禮上女皇也戴上君主專屬的戒指,如嫁給國家一樣,象徵着君主以一生奉獻國家的承諾。
反覆綵排
1952年2月6日,25歲的伊利沙伯公主在肯尼亞探訪時,患有肺癌的喬治六世在睡夢中去世,仍在非洲的公主一下子變成了一國之君。在短時間內,他們要籌備全國直播的盛大加冕禮,西敏寺內將擠滿8000人,光是合唱團已經有400人,後面是一整個管弦樂團。儀式不容許有任何差錯,除了一眾參與儀式的皇室及教會成員進行多次綵排,伊利沙伯也在白金漢宮反覆練習戴上皇冠。典禮如一場芭蕾表演,不容任何差錯,每人在不同時刻都有不同位置,就算伴隨女皇進禮堂的女僕因為緊張,被狹窄的裙子綑得快要昏倒,也要勉強撐住,不能在眾目睽睽下失禮。
而被眾人簇擁着的女皇,一樣不好受,她坐着黃金馬車環遊倫敦成為一代人的記憶,馬車重接近4噸,坐在裏面一點也不舒服,非常顛簸,但她一直若無其事微笑着揮手。她的加冕禮服上綉有珍珠和金銀絲線,沉重之餘,更要在厚厚的地氈上行走,根本無法移動。
但這場繁複典禮只是一切的開始,接下來她將面對許多挑戰。在Netflix原創劇集《王冠》(The Crown)中(Netflix,已上架),正以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多年來在政治、愛情、家庭中的掙扎,與二十世紀下半葉的重要歷史事件扣連。她年紀輕輕就臨危受命,連祖母都要向她鞠躬行禮,丈夫菲臘親王也必須走在她身後兩步,所有關係因為王位有了重大轉變。
皇室難關
電視劇根據歷史資料,加上虛構情節,構想這女強人背後面對的種種挑戰,菲臘親王原本與妻子甚恩愛,但妻子登位,他需要放下男人的驕傲自尊,經歷一番掙扎,也因為媒體的高度關注陷入抑鬱,出軌緋聞不斷。女皇為了保持微笑,竟然造成臉部肌肉痙攣的疾病,為此甚至要注射肌肉鬆弛劑。
妹妹瑪嘉烈公主作風大膽,不甘受皇室束縛,也讓女皇頭痛,瑪嘉烈公主戀上已婚皇家侍衞Peter Townsend,緋聞被媒體天天大書特書。身兼英國教會最高領袖的英女皇,就算如何想成全妹妹,最後礙於輿論壓力,將她和Peter拆散,引致姊妹感情出現裂痕,也為她帶來第一次形象危機。溫莎公爵多次批評英國君主制不人道和不合時宜,為皇室權威帶來衝擊,女皇也無法忽視。
女皇與前英國首相邱吉爾的矛盾,也是經典,劇中着墨不少,當中更安排她說出精采說詞,責難邱吉爾隱藏病情,要求政府與皇室互相信任,邱吉爾最終決定不再戀棧權位。女皇在白金漢宮與美國總統甘迺迪及第一夫人積琪蓮甘迺迪的經典會面,在鏡頭前也重演一遍。而可愛的寵物哥基犬,在片中也很吸睛,還有一絲不苟、如還原真實歷史原貌的服裝和人物形象設計,不但讓觀眾從中了解女皇的困難,光是觀看畫面細節,也是一大享受。
其他英國皇室相關節目
《溫莎王朝》(The Royal House of Windsor)
播放日期:已上架
播放頻道:Netflix
這部紀錄片追溯了英國皇室在過去100年的權力爭奪和政治傾軋。從一戰期間,皇室在反德情緒高漲之際重塑新形象,卻因愛德華八世(即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溫莎公爵)退位引發危機,到二戰後的經濟蕭條,伊利沙伯登位成女皇後,皇室的形象也透過電視轉向現代化,查理斯王子的愛情、戴安娜的婚姻裂痕及死亡的衝擊,以及近年查理斯王子與女皇意見不合的新聞,一一細探。
《英國皇家》(The Royals)
播放日期:已上架
播放頻道:Netflix
這套紀錄片探討普羅大眾眼中的英國皇室,從壯觀的儀式到醜聞,甚至是寵物,都是人們茶餘飯後談論對象。皇室婚禮在媒體催化下,更與行銷手段扣連,改寫人們對浪漫愛情的想像。而皇室葬禮則伴隨大量複雜的象徵與迷信,在伊利沙伯一世的喪禮就能印證。此外,也講述了愛德華八世(即溫莎公爵)為離婚美人放棄王位及戴安娜王妃對皇室的衝擊,以及新王子如何走上與戴安娜一樣親民摩登的皇室路線。
撰文:張綺霞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