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4月27日

范舒屏醫生 杏林手記

比小兒科更小的小兒眼科

曹延洲醫生曾經在〈唔係小兒科!〉中寫道:兒童在成長階段,他的人生旅程會經歷各種身體和心理的變化。眼睛佔身體部分相對比較小,但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器官。我們透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及觸覺與世界聯繫。現今社會資訊發達,大家手機不離身,眼睛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小孩的視力是需要一步一步發育的,如果在0至8歲視覺系統發育期間,眼睛的視覺功能受到影響,視覺發育便會不健全,形成弱視。弱視是兒童比較常見的眼科疾病,屈光不正包括近視、遠視、散光、鴛鴦眼(雙眼度數有明顯差異)、斜視或其他眼睛結構上的疾病都是導致弱視的原因。弱視有時只影響一隻眼睛,而弱視的眼睛也可能沒有表面的徵狀,所以父母有時候不知道孩子一直只用單眼看世界,直至檢查眼睛的時候才知道,所以小孩子應該在3至4歲時做一次眼睛檢查,但這並不代表小孩子要到3至4歲才能檢查眼睛。

戶外活動預防近視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的視覺反應不正常、眼睛的外觀異常,例如眼瞼下垂、瞳孔呈現白色反光、歪頭看東西、或有家族性眼科疾病病史等等,都應及早帶孩子看醫生作檢查。不同年齡,眼科醫生都能配合小孩作不同的檢查,不需要等到3至4歲才檢查。相反,即使沒有任何病徵,小孩都應在3至4歲作眼睛普查。總括來說,病向淺中醫,愈早診斷弱視,及早接受治療,治癒機會愈大。

近視是另外一個在香港非常常見的眼科毛病,有接近四成小學生患有近視,並且近視患者也愈來愈年輕,度數也愈來愈嚴重。近視一般為眼球過長所致,令影像聚焦於視網膜前。有近視的兒童,看遠景時影像比看近物時模糊,上課看黑板可能有困難,看遠的景物時有可能要瞇緊雙眼。近視的成因有先天,亦有後天因素,父母親都有近視的話,兒童患有近視的機會比父母都沒有近視的兒童大超過三倍;後天來說,以前的研究集中在近距離的工作例如讀書、寫字、玩遊戲機等,這幾年的研究,發現少戶外活動是兒童患上近視的因素。多戶外活動對身心健康都好,既可加強親子關係,又可減少患近視的機會,真要好好考慮。

近視不只是戴不戴眼鏡的問題,深度近視與其他致盲的眼疾有關係,如視網膜脫落、黃斑病變、白內障、青光眼等。自七八十年代起,阿托品眼藥水(0.5%至1.0%)已用於紓緩兒童近視加深。阿托品是一種非選擇性抗毒葷(nonselective anti-muscarinic blocker),可以制止眼球鞏膜過度生長,減少近視加深。有研究指出0.5%阿托品可以減少近視加深約75%,而1%阿托品可以減少近視加深約80%,然而,0.5%及1%阿托品會導致瞳孔放大及眼睫肌放鬆,令兒童有點畏光及看近物有點不清楚,部分兒童可能需要佩戴漸變色的眼鏡或漸進式鏡片。

醫學進步治病治人

近年研究顯示低濃度阿托品(0.01%至0.1%)可減少兒童近視加深並大大減低了副作用,0.01%阿托品可減少60%近視加深,而瞳孔平均只會放大約1毫米,約94%使用0.01%阿托品眼藥水的兒童都不需要佩戴漸進式眼鏡看近物。總括來說,阿托品有助延緩兒童近視加深,但須按個別兒童情況進行治療,並配合定期檢查。

弱視及近視都是兒童常見眼疾,相反有些疾病在兒童眼科並不常見,但是它的嚴重性卻不能忽視。視網膜母細胞腫瘤雖說是最常見的兒童眼睛腫瘤,但是也是非常罕見,每一百萬個小孩中,只有少於十個小孩患上。但是,這腫瘤不單影響眼睛,如果不治療的話,是可以致命的。隨着醫療進步,可以使用的治療方案選擇也多了。現在我們治療目標除了保留性命,亦希望盡可能保留視力及眼球。

另外,兒童白內障也是比較嚴重的眼疾。雖然白內障有年輕化的趨勢,但是治療方法主要都是手術摘除混濁晶體。與治療長者的白內障不同,處理兒童白內障除了進行手術,還要治療弱視,所以需要作全面檢查。有些身體上的疾病是會導致兒童白內障的,如新陳代謝的疾病、先天性感染等,我們不單單醫眼,應該是醫治整個病。醫學治療是每天都在進步,但還有一些眼疾尚未有最有效及安全的治療。曾經有一個初生嬰兒雙眼患上先天性青光眼,需要接受手術,與父母商量手術時,他們告訴我們:他們看了許多資料及文獻,發現先天性青光眼長遠視力可能不太好,他們不想讓孩子接受手術,不希望他現在能看到,將來看不到東西,更難接受。但我們亦解釋給他們,現在醫學治療可能尚未完美,但是成功的例子也不少,我們應一起給予孩子機會。最後小孩也接受了手術,之後的視力也很不錯。很多時候,我們從病人及家人身上學習,不單單醫病,應該是醫治整個人。有些病可以治療,所有病人都應該得到關懷(cure sometimes, care always)。

撰文:范舒屏醫生_養和醫院眼科專科醫生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