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8年3月8日

許懿清中醫師 藥到病除

養出漂亮皮膚之二

春天已至,潮濕、大霧又時熱時涼,很多女士的皮膚會出現浮腫或者缺乏光澤,皮之不華,肌之不實,皆跟脾有着密切關係。脾是人體的內置「化濕器」,若脾的運化水濕功能欠佳,日久,體內的濕自然就會積聚而造成身體的各種問題,在皮膚上最容易出現的就是面目看上去較為浮腫,皮色不鮮,由於脾主肌肉,脾虛者的肌膚也很易有鬆弛情況,皮膚的彈性也與脾的健康有關。

養膚先補脾化濕

初春駐顏悅容,首要是補脾養膚。以下食物均有補脾、健脾、化濕的功效,不妨在回南的春天多吃以保健康,更有助美肌養膚。這些食物包括:淮山、雲苓、白朮、茨實、薏米、蓮子、土茯苓、赤小豆、小米、大棗等,可以用來煲湯、煮餸、煎茶,味道討好,基本上適合所有人食用。

補脾,令脾的運化好,脾的功能好,就要注意以下事項:

1.戒生冷凍飲,常吃魚生或沙律也屬於嗜吃生冷,應適可而止。

2.生果吃前要從雪櫃取出,待至不太冰凍才進食。

3.勿空腹喝冷水,尤其是早上起床後,未進食前最好喝暖水。

4.一日三餐之中,最好有一餐是吃米飯的,特別是脾胃皆虛,一定要有「米」氣才是養胃健脾之道。

5.進食時要細嚼慢嚥,這才是保護後天之本──脾的最佳養生之道。

6.不宜過飢、過飽,每餐最好定時進食,食宜八分飽便止,這是保脾,也是長壽之道。

7.食前勿動怒,食時宜安靜心神,食後宜散步,除有助消化之外,也是令脾胃本身的功能發揮得更好的做法。

8.時常喝清補涼湯,配肉、配魚來煮皆宜,也可以用之來煲糖水,配雪耳最好,一次過起到健脾化濕養膚的功效。

9.便溏者,即大便時常稀爛者,其脾多虛,除健脾外也要補氣,黨參就是最佳選擇,另外,也可加入炒扁豆煮湯,也可改善便溏情況。

10.便秘者,除了腸熱之外,也與脾有關,脾主升,胃主降,排便是脾胃的升降功能之一,胃主要負責降濁,即將脾吸收了水穀精微後的渣滓下降至腸,通過排便功能排出體外,所以便秘者,除了辨證醫治外,養胃、補胃也是改善便秘的有效做法。小米陳皮大棗粥,雖不是瀉藥,但常服對於改善胃弱是很有效的。

四穴位改善浮腫

脾虛而易面目浮腫者,多按以下穴位,有助改善虛浮,重拾緊致的面部輪廓。

1.大迎穴:位於面部下頜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緣,面動脈搏動處。當頜下緣中點上方一橫指,鼓頰肘呈凹陷處。以指腹輕按住5秒,放手,待5秒,重複2次。

2.翳風穴:位於兩耳垂後耳根部,顳骨乳突與下頜骨下頜支後緣間凹陷處。以指腹輕按住5秒,放手,待5秒,重複2次。

3.迎香穴:於鼻翼旁開約一厘米皺紋中(在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以指腹輕按住5秒,放手,待5秒,重複2次。

4.顴髎穴:位於面部兩顴骨下凹陷處。以指腹輕按住5秒,放手,待5秒,重複2次。

上組穴位順序而按,早晚一次,效果更佳。(下期談益氣養膚)

作者為註冊中醫

www.hc-herbal.com.hk

放大圖片 / 顯示原圖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