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7年10月7日

封華冑博士 校長開壇

把握機遇的教育

每年開學,筆者都會在開學日勉勵學生,在新學年努力學習,盡展所長。筆者相信,這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期望。然而,在𣊬息萬變的二十一世紀,我們對學生的期望,能否也趕上時代的步伐呢?學生單純學習課堂知識,又是否足以讓他們把握機遇、迎接挑戰呢?

筆者近日與友人閒談,得悉網絡上有很多年輕人開設頻道,有表演音樂的、有教授魔術的,也有示範玩電動遊戲的。辦得出色的頻道,往往會吸引到成千上萬的網友追蹤收看,表演者可以累積名氣,有機會被捧成「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 KOL) 」,影響輿論和潮流;他們也會被邀請出席商業活動,參與幕前幕後的製作,賺取可觀的收入。過去年輕人會在商場租用「格仔舖」做小生意,現在他們籌辦網購,客源一下子就擴展到世界各地,實在是商機處處。

何謂「成功」?

家長望子成龍,老師亦希望學生學有所成,那麼我們應如何定義學生的「成功」呢?在香港成功往往就是在公開試考獲佳績、入讀大學「神科」,應屆文憑試的六位狀元中,就有至少五位都希望修讀醫科。然而,對絕大部分學生而言,「神科」都是遙不可及的。教育既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我們又應該如何指導學習能力稍遜的學生,讓他們在不同的環境裏發熱發亮?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我們的社會都經歷了一定程度的範式轉移。今時今日的青少年,不論是價值觀、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以至對「成功」的理解,都與上一代香港人大相逕庭。愈來愈多人願意揹起背包,面向世界:有些年輕人會「自遊行」,到世界不同角落遊歷,然後與網友分享所見所聞;有些人則選擇參加「工作假期」計劃,一邊打工,一邊增廣見聞、結交朋友。這種往外闖的冒險精神,不正是我們教育改革以來,一直希望培養學生的其中一種優良素質嗎?

為此,家長和老師實在有需要摒棄過往「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維,認真欣賞每位學生獨特的長處,細心理解每位學生的志向,扶持他們追逐自己的夢想。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每個人都是天才。不過,如果你用爬樹的能力去判斷一條魚,它將終其一生覺得自己是個笨蛋。」時至今日,電競已成為一種專業的運動,有年輕人在國際比賽打出一片天,為港爭光的時候,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實在要有胸襟和膽識,在課程設計、職業輔導及訓導工作上,創造空間讓學生迎接二十一世紀的新機遇。

作者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校長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