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12月15日

湯美玲 安康晚年

輕鬆面對腦退化患者行為

照顧腦退化症患者最感吃力的,應是患者的「異常行為」。曾有照顧者問:「他這些行為會消失嗎?」可幸是,「隨着他們病情的演進,大部分異常行為是會減少或消失的」。亦有照顧者質疑病患者行為是故意搗蛋。腦退化症患者因疾病的影響,他們多數或不能好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故此,我們應嘗試理解和回應行為背後的原因,而不只是着眼於處理他們的行為。

處理方法:(一)環境調節:筆者工作的中心有一位伯伯,每逢下雨天便有不安及暴力行為。與家人溝通後,得悉長者以前為農夫,仍記掛及擔心下雨天對農作物及所飼養的牲畜有影響。於是我們在下雨天便將中心的窗簾拉下,簡單地讓情況得到改善。(二)情緒安撫:婆婆新加入中心,在一個打雷天,她不斷嚷着頭暈要回家,但經檢查後找不出她身體有異常。向女兒了解情況,發現婆婆確是十分害怕打雷聲。在確定婆婆並非身體有問題後,每逢打雷就安排員工陪伴她,播放音樂及幫她按摩,婆婆的情緒得以紓緩。(三)巧言鼓勵:林伯經常不肯沖涼,為求達到目的,其太太與家傭會以剪刀將伯伯的衣服剪破,此舉令伯伯出現極大反抗行為。當太太講述此事時,筆者建議家人一定要避免使用粗暴方法對待腦退化的長者。可嘗試巧言買了新衣服讓病者試穿,從而協助他脫去衣服;或編說沐浴後赴宴或飲茶等節目,期望他能配合。另改善浴室環境,如加裝暖爐及調節光線等都有一定幫助。

許多腦退化症患者不能夠清楚表達自己的需要,在處理他們異常行為時,一個焦躁和缺乏耐性的照顧者,會使驚慌和混亂的患者產生強烈反感或激烈對抗,故必須保持冷靜和耐心,建議可記錄發生的時間地點、行為的細節,加以拆解,找出成因。遇有行為問題時,我們應暫停對患者的任何要求及提問,在安靜的環境內予以安撫,抽絲剝繭地尋找原因及其需要,有需要時按醫指示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

作者為賽馬會流金滙腦退化症日間中心主任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