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9月5日

張寶華 女播天下

光怪陸離

上星期端傳媒請我到他們辦公室做了一次講座,席上的行家絕大部分來自大陸,由來港幾個月到十年不等,他們問我,由我20年前跑新聞到現在,香港改變了嗎?我反問:你來了幾個月,你覺得香港改變了嗎?他說:確是改變了,今天的香港比較我以前從電視報章認識的香港,現在的中港矛盾很嚴重。

我又問來港10年的朋友:你又覺得10年前的香港跟現在的香港,改變了嗎?他說:改變了。香港現在愈來愈大陸化了。

就是嘛!你們來了只是幾個月,都察覺香港的轉變;我在香港土生土長,哪會看不到香港轉變?不是變好,而是變壞,是禮崩樂壞,人心不古。不說政治制度,社會風氣的崩潰,單單看媒體發展,都叫人心痛不已,《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形容「有辱斯文」。何止?現在有些媒體,只不過是有新聞包裝的政治打手。報章雜誌有立場,是可以理解的,但始終是辦報,新聞有新聞的原則和底線,過去,起碼是在我跑新聞的十幾年間,這個原則和底線,新聞人跟那些老闆都比較嚴格恪守,不敢僭越,如果他們有些新聞想要你做或者不做,背後是出於政治的考慮,但也不敢赤裸裸地暴露,還是用新聞的原則來說服前線記者。因為大家都怕被罵干預新聞自由這個罪名。

但現在,沒有人有這個忌諱了,似乎所有事情都是理所當然。那些新聞機構的老闆不是新聞人出身,他們不尊重新聞,也沒有新聞操守,可憐的是在裏面打工的員工。曾經有一位老總跟我說:做新聞不難,但現在根本不是做新聞,而是搞政治。

那天還有一位女行家問我:當年你採訪香港回歸,上司給你什麼指令?

我不明白。她再說:就是要用哪一些角度去採訪回歸的新聞!

我恍然大悟:在我跑新聞的那11年間,從來沒有top down的新聞指示。我們前線的,看到了什麼,就報回去,然後寫稿,就出街了。

那位女行家一副難以置信的態度,再三追問:從來沒有任何寫什麼角度的指示?我答沒有。就是從來都沒有。

講座完了之後,她告訴我,曾經跟我在同一間英文報章工作,她是被指示用什麼角度的。我驚訝。

只不過是10年光景,我和她彷彿活在不同的地方,我說的,於她而言,恍似神話故事。她說的,我很悲傷。

我怕再過十年,有一天他們會把今天的一切理所當然,連質疑都不再質疑。當你一出身就是在一個光怪陸離的地方,你對光怪陸離還會感到奇怪嗎?一切的不合理都已經變成很合理了。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