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16年6月17日

陳綺雯博士 校長開壇

生活的藝術

剛與一群視覺藝術課老師到台北,參加了一趟台灣文化藝術之旅。從前對於台灣的發展,總覺得有點「慢」。然而,這次和專科老師一起經歷台灣藝術的洗滌與薰陶,卻又引起我在不同的角度反思「慢活」的美。

我的本業是語文老師,當了校長後,通常在教師發展的範疇上, 較為關注中學課程的核心科目(中文、英文、數學、通識)之發展。近年,學校安排的教育交流活動也比較注重「升學及就業」及「生涯規劃」兩大方向。參與的老師亦大多為課程主任及主科老師。這次以視覺藝術為主題的學習,的確讓我有不一樣的體會。

藝術融入生活

我們一行十人,在台灣逗留了4天,參觀了當地規模不一、各式各樣的藝術館,期間我們親身體驗造紙、陶瓷及紮染等手工藝的傳承。在朱銘美術館中,我們感受到朱爺爺如何享受生活,如何活出他生活的藝術。朱銘美術館自從1999年開館,不斷地、又慢慢地更新館藏。由「太極」系列、「三軍」系列,以至最近的「人間」系列,這位藝術家不斷追求把他藝術創作融入生活,同時亦把他的生活融入藝術,讓身邊的人不斷地擴闊思考和想像的空間。反思香港今天的藝術教育,在課程改革下,加入了不少考評要求,令老師和同學在生活與藝術互動的空間受到不少限制。

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藝術教育的發展在課程和課時上的限制很大。據我所知,大部分的中學都不能在高中為全部同學安排美術課節,只有小部分同學可以選修視覺藝術課。有些學校甚至不能為高中的同學安排有關藝術的課節。

不同的教育制度,不同的文化背景,自然對年輕人的生活態度有不同的影響。在台灣誠品書店中看到的年輕人,總有一分悠然,一種閒逸的感覺。我們雖然擁有比台北捷運「快」的港鐵,但可能正因為事事追求速度,而失去了好好享受生活的態度,更缺乏空間發展生活的藝術。總相信教育是帶來改變的,這次香港中學視覺藝術老師的文化及藝術交流體驗,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再重整教與學的心態,反思美學教育對年輕人的影響,實在感恩。希望老師們都可以在文化交流的體驗中,重整沉重的教學工作,活出生活的藝術,讓同學們也在我們身上感受到教育的真、善和美。

陳綺雯博士_中華基督教會銘賢書院校長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