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5日
每個人的取向和背景都有不同,找適合自己的課程是重要的決定。選擇護理系的話,不但只是決定修讀一個課程,可以說是將來職業的決定。修讀者要有愛心、有抱負之餘,亦需要了解各護理課程的特色。
護理系一向都是學生熱門選擇的學科,以往香港的護士培訓由醫院負責,但隨着社會進步和醫療發展,傳統的師徒制學習,未必再能應付現今護理的需要。如今修讀護理課程可選擇留港或海外進修……
早於九十年代,已經開始有護理學位課程提供,護理教育發展走向高等教育是全球性的大趨勢。大專院校不單可以訓練學生的批判思考能力,更可以訓練自我學習的能力,內容以專科知識為主,輔以通識科目,課程設計除了以課堂、小組面授、模擬病房實驗室和臨床實習外,有些院校更提供中醫診所的實習和企業協作,讓學生更有能力和信心了解社會,回應社會上的需要。
留守本地
無論本地或海外都設有不同類型的課程,究竟同學怎樣決定留在本地或到海外升學?留港升學可以令學生更易適應大學生活,有家人朋友的支持,學生可以申請學生資助處援助,減輕負擔學費的壓力。
學生可以按自己的成績,選擇修讀註冊護士課程 (Registered Nurse)或登記護士(Enrolled Nurse)課程。香港的註冊護士學位全日制課程由4間大學及2間大專院校提供,為期5年(包括實習),完成課程及考核及格後即可成為註冊護士。而香港醫院管理局 (醫管局) 轄下3間醫院都設有護士學校,提供註冊護士高級文憑課程,為期3年。至於登記護士全日制課程則由一間大學、一間大專院校、一間醫管局護士學校和部分私家醫院提供,為期2年。可是登記護士如果想有晉升機會,往後需要幾年時間進修,方可成為註冊護士。
跳出香港
同學想擴闊視野,「跳出香港」修讀護理學系又可以嗎?當然可以,愈來愈多同學前往澳洲、美加、台灣甚至國內升學。可以放眼世界,又可以有機會多一個國家的執業資格。
與此同時,同學必須考慮一個實在的問題,假如海外護士想回流香港從事護理工作,必須通過香港護士管理局的執業試,註冊護士執業試每年舉辦兩次,分別為筆試和實習試,考生必須先通過筆試,方可參加實習試;並在兩個部分均取得及格,才可向管理局註冊,但過往的及格率較為偏低,可能與考生未能適應考試制度有關。以2015年3月為例,註冊護士筆試的及格率為33.87%;而實習試為25.86%。假如考生3次不能通過執業試,除非得到當局特別准許,否則會喪失重考執業試的資格,這表示他們會喪失在港執行護士工作的機會。過往的經驗中,有成功和不成功回流的例子。
先說成功個案,兩位朋友來自加拿大和中國,他們通過執業試後,回流在香港的私營醫院工作;不成功的亦大有人在,一位朋友考獲澳洲護士資格,但未能通過本地管理局的執業試,一直都未能在香港執業,未能學以致用;另一位朋友,她成功完成澳洲的護理學位課程,但英語測試IELTS未能達標 (需要IELTS 7分或以上),連澳洲的專業資格也取不成,結果決定回港再報讀登記護士課程,浪費了金錢和幾年的時間。
專上教育始終是一項長時間和金錢的投資,若果同學考慮投身護理界的話,應先了解自己的興趣,並以興趣為主導,多參與暑期實習計劃和院校的開放日等,以了解行業及院校的獨特性。此外,課程能否提供繼續升學的銜接配套,亦是考慮因素之一。
撰文:楊詠恩
東華學院護理學院高級講師
教育版徵稿
《信報》教育版誠徵來稿。學校校長、老師可投稿「校長開壇」、「教研陣地」,文章約為800字;學生可投稿「貼堂」、「學生樂園」,畫作需要撰寫100字介紹,而文章約為800字;至於各教育界資深人士可投稿「教育講論」,文章約為1200字。來稿請註明有關投稿欄目、聯絡方法,以及所屬學校或教育機構,並電郵至[email protected]。本報有最終採用權。
訂戶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