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
由《信報通識》主辦,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香港通識教育會擔任顧問機構的「全港通識模擬試(英文)」於上周六在香港華仁書院順利舉行。秉承上月舉行的「全港通識模擬試(中文)」即日評改的特色,參與英文模擬試的考生應考通識科卷二後,答卷即由以英文教授通識科的前線教師評改,並於當日下午發回,讓以英文應考通識科的同學亦可藉參與模擬試,為文憑試做好準備。
「全港通識模擬試(英文)」有來自全港22間中學350名中六應屆考生參加。是次模擬試答卷由教師即日評改,助考生通過分數,檢視自身不足,在真正應考公開試前把握時間,調整備試部署。大會同時邀請聖嘉勒女書院通識教育科科主任李兆德老師,以及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賴得鐘老師,為參與模擬試的考生詳細分析試題及講解答題要點。
名師點評 改善答題結構
「全港通識模擬試(英文)」的考試形式、試題選材以至題目類型等,均以文憑試作藍本,兩份考卷涉獵不同單元的多個熱門議題,如綠色消費、食品安全、青年就業、世界公民、社會福利及產業轉型等。評卷老師指出,考生應考卷二時,普遍出現結構未臻嚴謹的問題,「部分考生作答前未有先思考大綱,一邊想一邊寫,令答卷條理欠分明,難以取得高分。」另外,論點重複也是致命傷,以「解釋現行社會福利服務對港人生活素質的影響」的題目為例,有考生以多段解釋經濟援助對港人生活素質的影響,卻忽略了「生活素質」除了物質層面外,亦有非物質層面;由於未能作出全面的論述,縱使在物質層面上的解說充分,亦難奪高分。
親身預演 訓練時間管理
就讀香港華仁書院的梁浩軒同學認為,參與模擬試可以訓練時間管理,學習如何因應分數,分配每題的作答時間。他認為是次模擬試的題目難度適中,貼近文憑試模式。同樣來自香港華仁書院的黃穎禧同學則表示,「平日於學校考試通常不夠時間完成答卷,因此對我來說,是次模擬試是一次預演,看看自己精神狀態,夠不夠集中力完成一個公開試;而這種形式的訓練,只能透過參與模擬試才能練習到。」對於未來數月會如何備戰文憑試,兩位同學都表示,應考通識科主要靠平日累積的功夫,多操練以往的試題,熟讀通識概念都有一定幫助。
撰文:《信報通識》編輯部
攝影︰張允騫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應試大忌︰背誦必定低分 |
上一篇: | 質疑葉劉歧視同鄉 香港菲二代望撇除本地成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