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6日
王菀之歌曲《月亮說》那幾句:「在緣份的天空可會遇真愛,這世間,有幾多情侶可一世相愛。」不知說到多少人的心坎裏。今年初科學家發現,月球正在加速遠離地球,印證宇宙沒有必然的關係,衞星也未必永遠守護我們。
再過10日就是人月團圓的中秋節,人類向來對月亮充滿浪漫的遐想,究竟為何會愛上她?我們不妨試試多去了解她,偷聽月亮心。趁月亮和地球尚未向左走、向右走,為免愛得太遲,中秋節賞月前不如先欣賞《月光寶鑑》(Moon)。
百星不如一月,古往今來,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衞星,月球在人類的歷史中舉足輕重,中國詩人酷愛望月詠嘆:「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古希臘有月亮女神,我們也有月老拉紅線,而嫦娥與吳剛的故事更不知流傳了幾多個世代。到了現代,有關月食的不同現象,逐漸成為輿論焦點,而男生識女仔的招數之一,自古就有賞月談心,近年在港掀起過一陣熱潮的電影就有《一首搖滾上月球》,老少女的偶像則有美少女戰士Sailor Moon。
只有一集的《月光寶鑑》將會揭開月亮與地球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失去月亮的話,後世將無法體會前人的詩興,也會頓失很多浪漫的創作題材,究竟地球可以與月亮分道揚鑣,獨自生活下去嗎?眾所周知,月亮不會發光,光是反射而來。仰望她,月亮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守護者,亦是最接近地球的天體,圍繞地球公轉同時自轉,人們永遠看不見月亮背面,引發世人無窮想像。
月亮功能
月亮對人類的歷史、文化、科技息息相關。古代中國流傳許多有關月亮的詩歌和神話故事,也經常把月亮與愛情聯想在一起。俗語說「花前月下」,相思的戀人會在月下盟定終身,失散的戀人則會請求月老牽起紅線。古人對月亮又敬又畏,月食現象被認為是不祥之兆,更有「天狗咬月」之說。1969年,阿波羅11號登月成功,標誌着人類文明向前邁進一大步。
早在5000年前的卡拉尼利石頭陣,已寄託了人類對月亮的愛意,石頭陣計算出來的曆法,比起電腦更加精準,令人嘆為觀止。宇宙很奧妙,月球的引力使地球形成時的自轉速度,由9小時減慢至24小時,讓人類有足夠的時間起居飲食,同時盡能力清除地球的軌道垃圾,例如隕石,避免地球受到直接撞擊,大部分隕石靠近時都會圍繞地球旋轉,然後才會螺旋式下降撞落地面,此時「護花使者」月亮就會發揮衞星的功能,利用引力把隕石吸到月球上去。
簡單而言,當月亮有一天離我們而去,地球上潮汐會減少三分之二,自轉速度加快,並因自轉過快而引起地殼不穩定移動,加快火山、地震等天災的頻率,再加上晝夜來得太快,農作物根本無法成長,更會增加地球受到外太空隕石和流星撞擊的機會率……一句到尾,地球已不適合人類居住,到時候子孫們可能被迫要去火星探險了。
上世紀七十年代研究顯示,月亮周期為29.5日,月事周期為29.5日的女性特別「好生養」,比較容易懷孕,而且很多人會在滿月那天來經,這是純粹巧合抑或告訴人類,我們不過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事實上,每當滿月時,夜空的亮度是新月的10倍,地球上往往會發生更多「狂亂」現象,引力導致的滿潮,其實是海洋世界求偶的訊號,無怪乎,西方流傳的人狼之說,就是在滿月的時候發生。
伽俐略誤以為月亮是一個生機處處的世界,一份美國報章的頭條新聞,曾報道有人看過一群牛在月上狂奔,那不過是1835年,距今不足200年,突顯人類的無知與自大,也突顯傳媒為了嘩眾取寵,根本不會求真求知,當年明月照今天,更令人覺得可笑。人類的知識多了,終於明白人狼不過是以訛傳訛,周圍環境肯定色狼比人狼多,狼狽為奸的商人比偷雞摸狗的黃鼠狼多。
重要距離
登月,看似是遙不可及,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們終於踏出人類的一大步,豈料卻是一無所獲,月球上見不到嫦娥和吳剛,上面「空無一物」。然而為了這一步,當年美國人動用了250億美元,相當於今日的1500億美元,大概是全國預算的4.5%,唯一不同的是,當年大多數民眾支持太空總署一擲千金,搞清楚曖昧不清的關係,如今在經濟不景氣之下,反對太空競賽的民眾已超過支持者。
沒有生物,不代表沒有研究價值,當科學家發現月球上的岩石竟然形成了45億年之後,令人大大吃驚,月球的岩石竟然比地球上的更久遠,由此亦走入了進一步了解太陽系的重要大門。地球和月亮不是「天生一對」,月球又是怎樣過來成為守護者呢?最新的說法是在45億年前,一個行星與地球相撞,驚天地泣鬼神的撞擊力,使那些碎片圍繞地球凝聚慢慢誕生了一個新的獨立星體,那就是月球。
月球初形成時,和地球的距離只有今天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這段關係非常「親密」,但歲月如梭,戀人之間愈來愈疏遠,直到25英里左右,總算穩定下來,互相找到相處模式。在不可見的未來,地球與月亮該如何維繫這段若即若離的關係,連月亮也走佬的話,我們還會繼續慶祝中秋節嗎?子孫會怎樣理解花好月圓?我們只能與家人和戀人賞星星?
《月光寶鑑》
播映日期:9月23日
播映時間:晚上9時30分
播映頻道:明珠台
撰文:潘天惠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其他電視節目推介 |
上一篇: | 婚戒與畫筆 盛載蘇五雲兩份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