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5日
迎接新生命的來臨,對大多數家庭都是既緊張又歡喜之事。緊張的是懷胎十月,胎兒每天生長,準媽媽一方面要適應身體每日的變化,另一方面要照顧好自己的起居飲食活動,生怕胎兒生長不夠好,甚至乎影響胎兒的發育;歡喜的是家庭添加新成員,人生的里程有所成長。
很多準父母對生育都會計劃周詳,婚前檢查、產前檢查講座、生育安排、居室布置、新生兒日用品、生育後的照顧、甚至嬰兒學前教育計劃等,都會一一仔細準備。但在緊張欣喜的同時,卻要知道人生總會充滿很多未知數。
其實,懷孕期間出現流產的風險是十分高的,特別是早期懷孕的婦女(即少過12周數)及高齡產婦(即年齡大過35歲)。有研究發現每4個女士中,就會有1個於生命裏經歷早期流產;而有八成的流產是於早過12周數發生。
流產風險
流產的風險因素除了高齡外,若女士試過有流產,亦會增加流產的機會。另外,如懷孕婦女有免疫系統疾病,如紅斑狼瘡症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疾病、卵巢多囊症候或乳糜瀉,也較容易流產。母體的生理構造有異,如子宮肌瘤或子宮內黏連,亦會影響胎兒生長;還有就是外在環境因素,如接觸對胎兒有害的物質或藥物。
綜觀只有外在環境因素可以避免,那是不是懷孕後就要呆在家中休養?是不是不能作任何運動?是不是要停止所有性生活?是不是有病也不能用藥?當然不是,懷孕後作適當的運動或性行為是不會增加流產的風險,但懷孕後就要量力而為,準媽媽就不應加強運動力度,亦不應作激烈的性行為。另外,有病就應及早求診,並向醫生說明有身孕,避免使用對胎兒有影響的藥物。
其實,醫生也不一定能診斷出早期流產的原因。早期流產的主要原因是胎兒染色體異常;另外就是母體感染到如李斯特菌、梅毒及弓型體病等。而母體的生殖器官異常如子宮頸較短或先天子宮缺陷,亦是引致早期流產的原因。
若發生早期流產,懷孕婦女不禁會十分哀傷,並會有很多疑問:是不是自己身體有什麼問題引致胎兒流產?是不是自己食過什麼或接觸過什麼影響了胎兒?若流產發生,醫生一般會評估流產女士的身體狀況,並決定如何清理子宮內的胎盤。除穩定身體狀況及處理胎盤外,醫生亦會評估早期流產的原因,如母親的過往病歷及產歷,有沒有試過流產。另外,醫生亦會詢問用藥記錄,例如準母親有沒有使用過一些已發現會影響胎兒生長的藥物,如抗真菌藥、非類固醇消炎藥及某類抗生素等。另外,吸煙酗酒濫藥,如可卡因,亦有機會引致早期流產。醫生也會了解其他的環境因素,如輻射及接觸殺蟲劑,嘗試查找早期流產的原因。
除生理問題外,早期流產對懷孕婦女的心理影響也不容忽視。流產的婦女於頭一個月患有抑鬱症的風險較高,特別是第一次懷孕,或有抑鬱症病史的婦女。
情緒支援
流產對懷孕婦女都是生命中的一種缺失,這有機會使她們有罪疚感,會想是否自己身體調理不佳,或自己做過食過什麼傷害了胎兒。她們亦可能會感到憤怒,或甚至乎將責任歸咎伴侶。所以對早期流產婦女的情緒支援是十分緊要的,好讓她們能順利度過哀傷期,有信心再次懷孕。如發現早期流產婦女情緒有異常,如有抑鬱症的症狀,就要及早諮詢家庭醫生。
早期流產對婦女除了有生理及心理影響外,亦會對家庭社交方面造成影響。凖爸爸一心歡喜迎接新生命的來臨,卻突然面對缺失。他除了要紓解調節自己內心的鬱結外,更要照顧太太的身心。如準爸爸的情緒不能恰當調整,或對太太早期流產有所誤解,就隨時會影響大家的關係。另外,對家人同事的交代,有時亦會使早期流產的婦女感到困難。其實,對家人同事及早交代,勇於面對事件,可於家人同事的慰問中,及早收拾心情,再冀盼最好的來臨。
婦女會問家庭醫生,如試過早期流產, 她們以後能不能成功懷孕至生產?婦女又應如何準備迎接最好的來臨呢?試過早期流產不等於往後不能成功懷孕生產。健康營養均衡飲食是十分重要,有需要時,醫生會建議額外吸收維他命及礦物質,如鐵質以預防貧血、鈣質以加強骨骼,及葉酸以預防胎兒神經系統的毛病。藥物的使用要留意,特別是懷孕首3個月,用藥前要諮詢醫生的意見,以免影響胎兒發育。
如懷孕沒有特別狀況,孕婦是可以保持恆常的運動及工作,當然不能太激烈如舉石滑水及搬運重物等。其實,運動能使孕婦身體感覺良好,一些正確及適當的產前運動,更有助生產及減輕懷孕造成的身體不適。孕婦當然要不煙不酒不濫藥。另外,不要處理貓糞或進食未煮熟的肉類以避免弓型體病感染。懷孕後不要使用桑拿、熱浸浴及陰道灌洗,這些都有機會影響胎兒發育,甚至乎引致流產。
及早準備,最好的始終會來臨!
撰文:何家銘醫生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頭痛 有誰能夠幫我 |
上一篇: | 張曉剛《血緣系列︰黃色嬰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