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日
華伯樂說起公司和馬球固然起勁,但還有一個榮譽令他更自豪,這位利氏辭典推展協會主席,2002年幫助這本規模最大的中外辭典面世。他翻開這本漢法辭典仔細介紹:「總共有三十三萬個詞組,一萬三千五百個漢字,除了有甲骨文外,還涉及《論語》、《詩經》、《易經》等。規模之大,連中英字典都有所不及。」此外,還保留歇後語、諺語、俗語等,把中國傳統文化一一保留下來。
這本辭典由法國傳教士編撰,華伯樂負責募集出版的資金,「1949年時,很多耶穌會的傳教士離開內地,分散到澳門、香港、台灣等地,其中大多數都選擇去台灣,他們都期待政權變天,卻始終沒有出現。於是他們集合對中國的認識,一起寫下這本辭典,歷時十五年之久。我所做的就是把他們的心血變成書,後來還擔任協會的主席。」他滿足地說。
神父之意
據悉,當年帶頭編輯這本辭典的是法國神父杜隱之(Andre Deltour)和匈牙利神父馬駿聲(Eugene Zsamar),他們在一次茶敍中下這個決定。杜神父遷居台灣時還帶上兩百多本辭典,他也收集大量中國百科史料,這些都成為《利氏漢法辭典》的基本資料。
整個編撰團隊達二十多人,他們逐一把漢語辭典的條目剪下,竟然有兩百多萬條。然而,由於經費問題,整個編輯工作並不順暢,甚至有編輯團隊解散。
《利氏漢法辭典》難得之處,在於它是全世界唯一收錄漢字古典用法、書寫方式、現代用法的辭典,2010年5月11日,在利瑪竇逝世四百周年當天,這本字典的電子版在上海發售。一套六本的利氏漢法辭典,有網上版和印刷版兩款,印刷版價錢為8000港元,網上版則為60美元。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回顧香港中小學粵劇教學 |
上一篇: | 法籍私人銀行CEO愛讀《論語》自稱伯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