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11月21日

屠海鳴 維港鐘鳴

如何看待日漸增多的「中美工作組」

11月18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了「舊金山之行」回國。此次「舊金山之行」,習主席與美國總統拜登會晤,並出席了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在「習拜會」之際,國家生態環境部公布了《中美關於加強合作應對氣候危機的陽光之鄉聲明》。聲明指出,中美兩國決定啟動「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工作組」,開展對話與合作。

當地時間11月15日,習主席同美國總統拜登會晤。兩國元首同意推動和加強中美各領域對話合作,包括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組」。加上此前已經成立的「中美經濟工作組」、「中美金融工作組」和「中美商業工作組」,現在亮相的「工作組」已有5個。相信不久之後,中美之間還會有一些「工作組」出爐。

中美之間「工作組」日漸增多,說明兩國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挑起對華貿易戰以來的僵局被打破,無論對於中美、還是世界,這都是利好消息。「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作為聯結中美之間的「橋樑」,也必然從中美合作中受益。

「習拜會」着手「架橋」

習主席此次「舊金山之行」,是時隔六年後再次踏上美國的土地,也是繼去年在印尼峇里島「習拜會」之後與美國總統拜登的又一次會晤。

去年「習拜會」時,拜登做出「五不四無意」承諾,卻沒有得到落實,讓中方感到失望,加之今年初的「飛艇事件」,令中美關係處於徘徊之中。美方非常着急,先後派出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耶倫、商務部長雷蒙多、美國總統氣候問題特使克里在內的多名高官訪華。直到今年9月,兩國同意成立經濟工作組、金融工作組、商業工作組,中美關係才顯現出回暖跡象。

在此次會晤中,兩國元首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坦誠深入地交換了意見。習主席用「五個共同」深刻闡述了中美正確相處之道:一是共同樹立正確認知;二是共同有效管控分歧;三是共同推進互利合作;四是共同承擔大國責任;五是共同促進人文交流。

習主席強調:「不能讓分歧成為橫亘在兩國之間的鴻溝,而是要想辦法架起相向而行的橋樑。雙方要了解彼此的原則底線,不折騰、不挑事、不越界,多溝通、多對話、多商量,冷靜處理分歧和意外。」

先明確底線,再以「三不三多」探索「架橋之法」,構建中美合作的長效機制。習主席闡述中方立場,務實而坦誠。

大方向一旦確定,具體事項則迎刃而解。兩國元首同意推動和加強中美各領域對話合作,包括:建立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成立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組,開展禁毒合作;在平等和尊重基礎上恢復兩軍高層溝通、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中美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開展中美兩軍戰區領導通話。

可以說,習主席此次跨越浩瀚太平洋近萬公里,是中美關係載入史冊的關鍵之旅。「舊金山之行」,雖然不是正式的國事訪問,意義卻十分重大。在世界變亂交織的大背景下,在中美關係有偏航、失速、摩擦、衝撞的危險時刻,兩國元首面對面的交流溝通,把中美關係拉回了正常軌道。

「工作組」比「對話機制」更具實效

這幾年,人們普遍感到中美之間「隔空喊話」的時候多,面對面對話的時候少,中美兩國給人漸行漸遠的印象。中美兩國人民為此擔憂,許多與中美關係緊密的國家也為此擔憂。

其實,中美之間原本有溝通對話機制。小布殊政府期間成立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主要聚焦雙邊和全球的戰略性經濟議題,從2006年12月到2008年12月,每年舉行兩次,共舉行了5次。奧巴馬政府期間成立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機制,於2009年7月正式啟動,每年舉行一輪,到2016年共舉行了8輪。這兩個對話機制為促進中美經貿溝通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特朗普政府期間,中美在經貿領域的溝通對話主要圍繞美國對華徵收「301」關稅議題而展開,並最終以達成「第一階段協議」而終結。拜登政府於2021年執政後,中美之間的對話機制仍然處於休眠狀態,直到最近幾個工作組的成立。

歷史前進的軌跡往往是「螺旋式上升」。相比於過往的中美對話機制,此次的「工作組」有兩大進步。其一,分工更細了。以往中美之間進行「戰略對話」,議題廣泛,範圍很寬;現在,細分領域成立若干「工作組」,由中美兩國的部長級官員牽頭,討論的問題將更專業、更具體、更細緻。其二,運作更實了。以往的「戰略對話」如同「思想交流」,旨在形成共識;現在既有對話,又有合作;不僅要有共識,還要有行動。比如,氣候合作、禁毒合作,都必須有可操作的措施。

這個變化說明,兩國政府都意識到,中美之間只有建立更加務實的合作機制,才能把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落到實處。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兩國經濟總量超過世界三分之一、雙邊貿易額約佔世界五分之一,中美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0%。不僅如此,中美兩國對於許多國家來說都很重要,中美是世界許多國家的第一或第二大貿易夥伴。因此,中美關係閃失不得,建立多個領域的「工作組」,有利於中美兩國和全世界的繁榮穩定。

香港應搶抓中美合作新機遇

中美之間多個領域「工作組」的陸續成立,對於香港來說是重大利好消息,香港應搶抓新的發展機遇。

其一,中美關係穩定,利於香港「大盤穩定」。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也是中美貿易的「中轉站」,香港還是美國資本進入中國內地的通道。這些年來,中美關係不好,美國千方百計利用香港圍堵中國,「泛政治化」令香港社会撕裂,「港獨」泛起,發生了「修例風波」那樣的社會動盪。如今,多個「工作組」如同多根纜索,把中美兩艘大船緊緊聯接起來,抗擊風浪的能力就會更強。中美關係趨於穩定,境外勢力「攪局」的風險降低,香港將更加和諧安寧,特區政府可以聚精會神謀發展、惠民生。

其二,中美合作通暢,利於香港搶抓機遇。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談及提升香港治理能力時多次指出:「把握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把有為政府同高效市場更好結合起來。」李家超行政長官和本屆特區政府就任後,堅決貫徹習主席指示精神,致力於打造「有為政府」。在推進創新科技、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走出去」搶抓發展機遇、「請進來」展示香港優勢等方面動作大、成效好。中美合作領域擴大,「工作組」增多和有效運作,意味着香港在「中美合作」主題下的機會增多,香港大有可為。

顯然,李家超和特區政府官員已預感到機遇來臨,正在把「想法」變成「做法」。由於美方發出的邀請較晚,李家超因日程安排已滿,無暇出席本屆APEC峰會,委派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陳茂波除了在會上介紹香港優勢之外,還馬不停蹄地會見各成員國或地區領導人,探訪舊金山的科技企業,借機招商引資、吸引人才,參加APEC會議的三個目標全部達成。隨着中美關係和風漸濃,相信不久的將來,李家超會以香港「當家人」身份,堂堂正正出訪美國。

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今年4月來港考察調研時,深入了解香港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他在香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23」開幕典禮上的致詞中講到:「有關調查顯示,香港在多個領域的國際排名位列前茅,愈來愈多的外國投資者看好香港發展前景,認為香港營商環境愈來愈好,準備在港擴大投資。特別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背景下,香港開放的大門只會愈開愈大,前景廣闊、商機無限,歡迎世界各地廣大投資者到香港這塊福地創新創業、成就夢想。」

今天重溫夏寶龍的這段話,深刻認識中央對香港的堅定支持,仔細梳理香港的獨特優勢,再聯繫到中美多個「工作組」帶來的變化,我們應該意識到,香港發展的外部環境會漸漸變好,眼前的困難雖不會立刻消失,但香港發展的機遇增多、前景可期!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香港新時代發展智庫主席,暨南大學「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長、客座教授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