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26日

余錦賢 香港脈搏

區選讓路生力軍 雙料議員成絕唱

區議會向來是從政第一道階梯,若然地區工作政績出色,便有基礎更上一層樓挑戰立法會議員席位;在這個遊戲規則下,誕生了多名兼任立法會和區議會代議士的「雙料議員」,例如民建聯的李慧琼、劉國勳和鄭泳舜等。除了建制陣營,昔日泛民也有涂謹申等政壇明星擁有「雙料」銜頭。然而筆者聽聞,區議會於年底換屆後,雙料議員將成絕唱。

綜合各黨派消息人士透露,具豐富地區工作經驗的立法會議員早前向有關方面打聽,自己是否需要在年底舉行的新一屆區議會選舉上陣,藉較高知名度催谷投票率,但多人收到最新指示,今屆區選只須在背後發功助選,毋須親自落場。

本來,星級戰將披甲上陣提升區選熱度,確是「操盤人」其中一個沙盤推演方案,惟最終卻改變想法。有立法會議員向筆者說,改制後的區議會定位不再是「次一級的立法會」,而是回歸到真真正正的地區諮詢組織,連帶區議員的角色亦有轉變,倘若再由立法會議員放下身段兼任地區代議士,身份上難免尷尬;再者,區議會席位僧多粥少,尤其是直選戰場,故有關方面覺得應派遣非立法會層面的地區人士去馬,培育第二梯隊實戰經驗。

另一邊廂,公眾十分關注泛民在新一屆區選能否「入閘」,民主黨日前表示共有8名黨員經中委會通過可代表該黨上陣。不過,「白鴿黨」中人察覺到連日來建制政客和媒體仍對該黨參選大肆攻擊,從形勢推斷,民主黨爭取足夠提名票落場殊不樂觀。

有民主黨人士估計,要待10月17日展開提名期後,該黨參選才會明朗化。他憶述2021年完善選制後的立法會選舉動態,打着「非建制派」旗幟參選的譚香文和潘焯鴻等事前均十分低調,直至報名一刻,始披露已獲足夠提名票,毋須四處張羅求票,支持其入閘者更大多數是建制中人。

有曾為民主派背書的建制人士坦言,至今尚未收到「綠燈」,容許過票予民主黨或民協等泛民政黨,相信有關方面要作最後研判,如果認為「鬆章」予民主派對提升投票率無太大幫助,由「清一色」建制派爭逐區選並非不可能。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