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2日
香港政府近年喜歡以「大市場、小政府」來形容香港特色的資本主義,這主要是指政府對市場不能干預太多。但是,從社會治理的角度看,港府不能只扮演「小政府」的角色,必須發揮好監管的功能,加強對各個方面的監管工作。
不久前的一場世紀特大暴雨,導致多處山泥傾瀉,也暴露出政府監管不力的嚴重情況。受到山泥傾瀉的紅山半島本來值得同情,卻發現涉事獨立屋存在僭建問題:屋主拆了擋土牆,減少外力阻擋泥土向外翻,加上在貼近下坡的地基僭建地庫,增加地基負擔,影響地下水,或會更易致山泥傾瀉。這說明了有關屋主視建築安全和法律如無物,更有屋主拒絕合作,阻止政府入屋檢查。
另一方面,政府也難逃監察失職之過。低密度豪宅獨立屋僭建問題,可能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對此,政府的一般外部檢查或者高空巡視,當然沒有什麼作用。政府應當考慮其他更加有效的監管措施才行,例如加強有關區域的全面巡查工作,發現不正常的土方運出或不對稱的建築材料運入,應該主動監察,也應設立舉報熱線,一旦發現違規僭建,就要立即啟動執法程式,嚴厲執法。對紅山半島獨立屋僭建問題,政府不僅要追究業主,而且要追究負責工程的專業人士、協助買賣人士的相應責任。從媒體披露的鳥瞰圖片顯示,紅山半島現場一帶不少獨立屋有非法佔用官地之嫌。政府表示即將對紅山半島展開大規模巡查。筆者認為,政府應以此為契機,全面檢視香港各地的僭建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這次的僭建現象還帶出香港的立法問題。據媒體披露,過去有屯門獨立屋僭建泳池案罪名成立,卻只需罰款2萬元。這樣的懲罰無阻嚇力可言。顯然,政府應當檢討現有法律的不足,積極修改法例,增強法律的威懾力。
此次世紀特大暴雨期間,香港多處積水嚴重,影響交通。筆者曾經看到一篇讚美香港政府的文章,說的是香港花300億元建的防洪排水系統,4條雨水排放隧道分別是港島西雨水排放隧道、荃灣雨水排放隧道、荔枝角雨水排放隧道和啟德雨水轉運計劃,設計標準都是抵禦200年一遇的洪水,但面對500年一遇的洪水,香港的防洪排水系統仍需進一步完善。
據媒體翻查資料發現,香港多個重災區包括柴灣、黃大仙、北區的防洪工程進展緩慢,部分由提出至今逾10年仍未完工。其中柴灣環翠邨附近的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原定前年完工,惟因承建商被清盤而延期3年。可以想像,如果這些工程按期完成,這些地區可能就不會成為重災區。出現這些問題,說明政府既沒有發揮好監管作用,也未能實現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策略。
超強颱風「蘇拉」襲港時,政府啟動「全政府動員」機制,各部門聞風而動,監測市面情況、監測交通狀況、加強風暴黑點預防、開發臨時庇護中心、預備急症服務人手、開設24小時緊急事故熱線等等,但此次遭遇世紀特大暴雨,許多人卻認為政府的預警反應緩慢、應對失敗,與政府應對超強颱風「蘇拉」的舉措形成重大落差。這是政府掉以輕心,還是其他原因?希望政府能夠及時檢討以防患未然。
香江智滙秘書長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藝術計劃的成效如何衡量?誰說了算? |
上一篇: | 大馬去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