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0日
虛擬資產交易平台JPEX懷疑串謀詐騙事件愈來愈多人被捕,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孔慶勳表示,截至昨天(十九日)共拘捕八人,包括四男四女,年齡介乎二十二至五十二歲,形容相關犯罪團夥有詳細分工,當中有可疑公司負責人、員工及場外找換店(OTC)店主或負責人,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至於報案人數,增至一千六百四十一人,涉款總數約十二億元,損失最大的一宗個案多達四千萬元。警方指出,若發現有人違法後身處海外,會提出引渡相關人士返港。
已知的被捕者當中,包括網紅林作和陳怡。藝人莊思敏雖然捲入此案,但現時身在馬來西亞,而她日前聲稱自己也是JPEX苦主,投資了六位數金額,連日來有關傳言令她飽受困擾。案件相關者尚有其他參與宣傳虛擬資產交易的娛樂圈人士,暫時不能確定警方如何處理。
網紅及名人收取報酬,在社交媒體為加密貨幣等虛擬資產積極宣傳,這模式近年全球大行其道,但不少屬違規操作,因此被監管機構重罰。美國名媛兼網紅卡戴珊(Kim Kardashian)曾經在未有披露可獲得宣傳費情況下,在社交媒體提及加密貨幣EthereumMax(EMAX),並附上發行商網址,介紹如何購買,涉及違反聯邦證券法的反兜售條文。卡戴珊最終被美國證交會(SEC)罰款一百二十六萬美元,其中一百萬美元為罰款,二十六萬美元屬於她推廣該帖文的報酬。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球星Paul Pierce情況相若,罰款一百一十萬美元及上繳違規得益二十四萬美元。
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早於幾年前呼籲投資者,警惕利用名人效應的加密貨幣騙局。FCA發聲明指出:「加密貨幣騙局傾向於在社交媒體上做廣告,通常使用名人或知名人士的圖像來促進加密貨幣投資,廣告使用加密貨幣或傳統現金鏈結到投資網站。」
香港警方今趟怎樣對付協助騙局宣傳的網紅及名人,從而收殺雞儆猴之效,值得密切留意。根據今年六月一日生效的《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修訂版,任何未獲港府發牌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VASP)」均不得在香港活動,條例亦列明,任何人為VASP發出廣告,且知道獲宣傳的VASP並未獲港府發牌,即屬犯罪,可罰款五萬元及監禁六個月。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表示,JPEX一案反映監管的重要性,以及對虛擬資產風險認識的重要性。他說,證監會會監察市場變化及發展,確保投資者利益受到充分保障,亦大力推動投資者教育,特別是必須投資在受監管及有牌照的交易平台。特首提醒市民,如果對虛擬資產的投資有興趣,除要了解其運作及風險,須慎選在受監管及有牌的平台進行投資。
證監會對於虛擬資產交易騙局是否監管不力,連日來成為焦點。證監會其實去年已把JPEX列入可疑網站名單,但公眾難以知悉,證監會又遲遲沒有行動,任由騙徒公開高調宣傳,苦主中伏者眾。現時有超過一百家虛擬交易平台正在營運,卻未正式取得牌照,證監會亦無清晰公布。證監會中介機構部發牌科總監兼金融科技組主管黃樂欣解釋,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今年六月前不在證監會規管範圍,所以沒有權力監管相關平台。這樣的說法顯然是搪塞之詞,同時反映監管制度出現極大漏洞,香港若要維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避免類似騙局損害形象,必須盡快亡羊補牢。
關於大力推動投資者教育,政府的教育對象除了一般市民之外,亦應包括那些為虎作倀的網紅和名人,教導他們切莫淪為騙徒的行騙工具。如果個別藝人口中自稱的「無辜變苦主」屬實,那麼他們可能是先被騙再騙人,情況就好比國際電騙集團的「豬仔」,只是沒有被禁錮虐待而已。即便如此,但凡參與騙局的網紅和名人皆應負上法律責任,若然有必要依靠外國政府引渡歸案,亦該從速辦理,以示特區政府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虛擬資產中心並非兒戲的虛應故事。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民記倡投票6時收爐 政府難照單全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