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18日

黃永 政治誅心學

給傳媒一個健康的未來

牛津大學的記者研究生計劃今年慶祝成立40周年。校長Irene Tracey教授在相關典禮上致詞時表示,當新聞工作發揮其最佳表現之際,往往能夠跟學術界擔起同一項功能:「既是真相的策展人,亦是發自內心的教育家」,意思是優質的報道不單把真相呈現,而且更要展示同一新聞故事之內,可以讓受眾汲取教訓並從中學習的那一面。

這次探討新聞發展的論壇邀請了過去40年的研究生,再加上其他專家嘉賓,肯定是精英雲集。難得的是其中三大主題,都跟新聞工作者之「心」有關連──特別是聚焦記者於採訪或報道時,如何實踐「心理創傷知情」工作模式(trauma-informed practice),包括記者在新聞製作的整個流程當中,會否由刻意乃至無意識之間,觸動到自己以往的心理創傷,甚或是潛藏之報復情緒,於是一方面加深了創傷的程度,另一方面亦有機會利用報道作為發洩渠道,影響新聞的專業性。

此外,「心理創傷知情」的新聞製作模式也自然包括關懷受訪者。例如有新聞紀錄片導演分享,其製作團隊會盡力令到受訪者不覺得自己單純是消息來源,而是共同參與製作之合作夥伴。另一位澳洲記者則補充,傳媒人有責任去了解報道過後,曾經提供資料的人士過得怎樣,包括考慮適當的跟進報道。關鍵在於,今天有愈來愈多報道會分析社會低下階層的狀況,故此處理手法跟監控權貴的新聞不同,也就是必須加強對受訪者及其族群的生活之敏感度,並在過程中每一步皆展現關懷。

至於第二個跟「記者的心」有關之課題,則是海外和本地記者怎樣才可在實際工作的層面做到心連心──有關這方面的討論,與會者花了不少時間在分析俄烏戰爭與中東戰局的新聞報道均過度重複西方主流政治論述,因而忽略了當地歷史背景和本土觀點,令敍述未能闡釋核心關鍵,因此有必要透過本地記者讓受眾明白,如何方能解決問題。

然而當中跟香港新聞媒體最有關連的,該是針對氣候變化報道之一項建議:有加拿大的傳媒人提出,環保政策除了要和科學論證結合一起分析外,以受影響地區的原居民歷年來之觀察作為證言,相關報道對受眾心理和行動上帶來的實際效果,一般而言都較佳和較為明顯。換言之,記者不應單單問今次風災水災的嚴重程度為何,也不該問今次「十號」或「黑雨」和對上一次發生有何不同,當考慮每年以緊貼方式採訪跟進。

第三亦是最後一個跟「心」有關的議題,是新聞製作團隊或編輯部如何保持多元化並不斷提高多樣性──當中最重要的並不是在數字層面達標,即員工的性別或種族比率如何,而在乎管理人員的心態及企業文化整體帶來的影響。作為公共廣播龍頭的BBC,有份出席論壇的一位監製表示,管理層必須有成長背景和職業生涯均大不相同的領袖,始能對內及對外展示出機構的多元文化,畢竟相關問題許多時候皆源於觀感方面,故由上而下以至由內到外的溝通工作,都需要參考多個角度才夠全面。有來自歐洲新聞機構的行政總裁指出,傳媒機構管理層的組成是否足夠多元,已經是不少年輕人和被忽略的社會階層所關注之重點,因此這方面出現任何缺失,隨時導致受眾大量流失。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