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14日

李道

政治上的平行時空

根據量子力學,在雙縫實驗裏,一粒光子通過狹縫時,究竟呈波狀態抑或粒子狀態,模棱兩可;平行時空之說遂應運而生,即從此誕生多重宇宙,作為其中一個解釋出路。政治上的平行時空,也涉及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由一國之內到國際之間皆如是,由香港到美國均遇到同一狀況。

同一國家 兩個體感

美國政治環境日趨兩極化,以致兩黨支持者已置身兩個平行時空。首當其衝的當然是政治層面。研究機構蓋洛普(Gallup)於6月底進行民調,問及美國民眾對歷屆總統的支持度。對於前任共和黨的特朗普,共和黨人有91%支持,民主黨人僅12%;對於對上一任民主黨的奧巴馬,民主黨人有94%支持,共和黨僅25%。上述兩屆的兩黨支持度差距,分別高達近80個和70個百分點,而再早之前的幾屆總統,差距則是20個至40個百分點,顯見兩極化加劇趨勢。古語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今日亦見「一朝總統一朝民情」。

所謂民情,並不限於針對執政者,還牽連到對體制或制度的看法。另一研究機構YouGov於6月的民調反映,當問及是否滿意美國的民主狀況,在野的共和黨人竟有38%給予0分,給予5分以下更佔73%,而執政的民主黨人縱然亦有10%給予0分,低於5分的也有37%,但兩黨對民主運作的「體感溫度」明顯存在鴻溝。對於特朗普近日被控,YouGov上月民調指出,多達86%的民主黨人表示支持,共和黨人則有75%表明反對;更重要是,近70%的民主黨人覺得這是公平審訊,而73%的共和黨人則料不會公平。除司法機關外,半年前筆者撰文〈從民主峰會談民主的理想與現實〉已引述當時民調指出,美國人對行政機關、立法機關的信任度呈高度黨性(partisan),即在自己支持的政黨執政時就信任三權,當自己支持的政黨在野時就不相信(詳見2023年4月11日《信報》)。

兩黨的平行時空,甚至見諸經濟層面。即使美國經濟數據欣欣向榮,YouGov上月民調卻反映,60%的共和黨人覺得自己財政較一年前惡劣,而民主黨人則有24%。更有趣的是,官方統計指美國通脹降至3%、失業率跌至3.6%,但對此抱持懷疑、認為實際數字理應較高的共和黨人分別有74%和46%,而民主黨人則為35%和17%。機構早前還調查了「美國夢」可否達到,對此長期議題,共和黨人則較正面,有56%認為可以達到,反之民主黨人相對悲觀,有近40%直言「美國夢」根本不存在。當然,以上或是「雞先蛋先」問題,畢竟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本來源自不同社會階級,其看法或基於其實際處境;惟無論如何,兩黨看待經濟及社會發展堪稱「一個天堂,一個地獄」,甚至會質疑數據真偽。

政治上的平行時空,二分法並不限於左與右。前述的「美國夢」調查,若以膚色劃分,31%黑人認為不存在,高於白人的18%;按年齡劃分,46%的18至29歲指不存在,65歲以上則為30%。談及種族,肯定不得不提對警察的信任度,Pew Research去年初的調查指出,只有10%美國黑人對警察高度信任,比率僅為白人的三分之一。機構於7月份也針對美國國力進行民調,在「美國站於最高點」、「美國乃是強國之一」、「其他國家較美國好」之間,只有9%的18至29歲美國人選擇第一個即最樂觀的答案,在民主黨青年支持者中甚至有50%選擇第三個即最悲觀的答案;整體而言,3個選擇的比例呈20︰52︰27之分。

類似平行時空例子尚有很多,好像YouGov指最新有22%共和黨人深信新冠疫情從不存在,民主黨人的比率則為2%。當然,不少議題亦存兩黨共識(bipartisan),包括Pew Research調查顯示兩黨支持者都認為總統的最佳任職年齡為50至59歲,比率均約50%,其次是60至69歲和40至49歲,至於70歲以上則同樣只佔3%(拜登已年屆80,特朗普若下屆當選的話亦會8字頭)。近期最重要的兩黨共識,當數對華觀感及政策莫屬,儘管兩黨在鷹鴿程度上多少有別。譬如總統拜登所推的對華高科技投資禁令,YouGov的8月份民調指出,民主黨有81%贊同,共和黨亦有66%。

國際觀感 普世不同

跳出一國之外,政治上的平行時空也見諸國際議題。關於世人對中國的觀感,不似上述民調默默無聞,Pew Research早前的結果一度引起關注:理由無他,因為以中位數計算,多達67%的受訪民眾對華看法負面,其中逾半國家的負面比率更創近年新高。調查於2月至5月期間訪問了24個國家超過3萬人;值得留意的是,當中絕大多數是所謂「民主陣營」,共佔16國,至於「全球南方」(Global South)只有8國。當然,前者未必悉數反華,後者亦非全數挺華,但前者除匈牙利和以色列之外,全部負面比率超過50%;後者除印度外,全部負面比率小於50%,顯見南北之別。在「新冷戰」格局下,不同陣營之間恐亦分割出平行時空。

然而,Gallup近月也發布了類似調查,結果跟Pew Research卻有不同。先交代兩點:一方面以下調查的範圍更廣,涵蓋全球約140個國家,所以代表性理應更強;惟另一方面,調查時間乃在2022年,故未反映烏戰最新影響。該調查發現,全球只有41%的中位數肯定美國領導,雖然高於反對的33%,亦高過中國的28%和俄羅斯的21%,但未過半,更低過德國的46%。其中,美國支持率在各國均顯著下跌,由北美到南美皆普遍按年跌10個百分點以上,在西歐、東亞、澳紐亦下滑。對亞洲受訪者而言,德國乃唯一支持率高於反對率的國家,兩者比率為39︰31,美國和中國則分別為35︰40和28︰45;在非洲,美國的受歡迎程度則最高,支持與反對比率為59︰21,中國則以52︰22僅僅落後,稍優於德國的51︰20。另外,全球對北約(NATO)的支持度中位數僅34%,其中傳統美國盟友的支持度普遍高於50%,但赤道以南的則多徘徊約30%至40%之間。果如是,中國又非其他報告所示般神憎鬼厭,「債務陷阱」的指控也無阻中國深耕非洲。

You are what you read

國際間的平行時空,不單見諸不同國家,甚至見諸不同調查。有曰「You are what you eat」,但你的身份如何,以至你看的東西如何、你讀什麼報告或報道,都決定了你身處哪個平行時空。

前面提到美國兩黨支持者對目前經濟的感受各不相同,YouGov就此進行跟進調查,發現在民主黨執政期間,長期有約60%的共和黨人,回答說所接觸的經濟新聞絕大部分屬於負面,民主黨人比率則多徘徊20%至30%;而在上屆共和黨執政期間情況則恰好相反,尤其是2020年疫情之後,當中轉捩點且正正處於兩屆政府交接時刻。圍爐取暖已成普世常態,也令政治上的平行時空情況變本加厲。

單是對美國經濟的看法,國外與國內也截然不同;包括香港在內,國際輿論普遍認為當地經濟向好,惟Gallup的持續性調查指出,最新8月下旬的「經濟信心指數」為-30,雖優於去年低位的-58,但仍遠遜於疫前長期在+20左右;截至第一季末,更有72%的美國人指經濟前景正在轉壞。換言之,經二手資料塑造的美國,與第一身實際棲於美國,體感溫度也處平行時空。其實,針對中國經濟,早前大量負面消息湧現,外界唱淡得彷彿天塌下來;隨着中央救市,市況初現回暖跡象,看淡氛圍近日又忽然銷聲匿跡。

以下有個假設:某日,香港警方宣布,開槍擊斃某威脅國家安全的疑犯,並破獲其懷疑作案用的工廈火藥庫──這宗新聞傳出,會否激起濫捕濫殺指控,在香港以至國際社會引起軒然大波?以上並非百分百假設,但真人真事發生在美國。新鮮熱辣,2023年8月11日,美國FBI在猶他州以懷疑某人可能威脅到訪當地的總統拜登的安全,上門開槍擊斃該名疑犯。大家有沒有看過相關新聞?在香港,《信報》以千字詳述最多,《經濟日報》、《東方日報》以至《大公報》等則僅花500字,《星島日報》以簡訊100餘字處理,其餘報館更隻字未提;國際間,CNN、BBC等縱有報道,但或因不屬媒體或演算法的推送重點,所以沒有廣泛流傳。查閱茫茫網海裏少之又少的評論,當中提出好些質疑,包括涉事者作為75歲老翁行動不便,加上區內擁有槍械實屬普遍,即使他不時在網上揚言要殺死拜登,當局有否必要擊殺他嗎?這符合無罪假定、程序公義的要求?相關「國安法」會否太惡?有團體要求警方交代執法過程,但迄今未見拜登等人有所回應。

政治化及兩極化早已白熱化,時至今日仍百分百相信任何其中一方的說法,不是很天真就是很儍。對於日本排放核廢水事件,不少人覺得中國取態過於政治化,屬於「盲反」;問題是,難道其他陣營又沒「盲撐」?中國近年無疑在西方輿論主導下動輒得咎,譬如年初疫後解封時,外媒主旋律是批評需求加大恐令通脹問題火上加油,不少香港評論亦持此調;及至現在經濟表現遜於預期,主旋律則改為憂慮需求不振會累及全球疫後復甦──當中豈沒政治化操作成份?

其實,只要理解政治上的平行時空,真正抱持批判思考與獨立思考,當可多少看得通透些,避免遭政治操作影響判斷。

薛丁格貓的啟示

真相絕對重要,也是民主基石;沒有多元聲音交流碰撞,真理就不能夠愈辯愈明,選民也不能夠投出正確一票。好像香港人口統計,什麼原因導致早前人口減少?什麼原因導致最近人口反彈?筆者便透過客觀科學的數據和方法釐清真相,還須不時援引相關文章來一再重申真相,正因社會上太多不盡不實的說法,例如指人口反彈只因流動居民增加,卻沒同時指明早前人口減少亦因流動居民減少;又如疫下死亡人數,外媒最新估算指出,內地可能有100多萬人病逝,狀甚驚人;這個數字表面看來誇張,惟即使以上限200萬計算,這也僅相當於中國人口的0.14%,而美國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也高近120萬人,相當於人口的0.35%,較中國惡劣一倍有多。

其實,近來不少港人移民「觸礁」,發現彼岸情況不似預期,多少也是平行時空所惹的禍。由於接收訊息不盡不實及有偏頗,導致一方面高估了移居地的好、低估了當地的壞……由美國到香港,不論是網上演算法、AI推送,抑或自我限制在顏色經濟圈或文化圈,皆會跌入政治上的平行時空。說到底,量子力學的「薛丁格的貓」,並非只有左右兩個選項,而是處於「既死又生」的疊加態;政治上的平行時空,能否左右並存?要走出政治上的平行時空,一個辦法正是左右兼顧、不偏不倚,如此才可看穿真相,並且求同存異,達致矛盾統一。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