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9月9日

余錦賢 香港脈搏

立法應對災難 議員促政府檢討

超強颱風「蘇拉」未為本港帶來巨大破壞,詎料事隔一周,一場世紀暴雨上演了反高潮。外界對政府的應對表現感到不滿,尤其為何沒有及早宣布「極端情況」及停工停課。有立法會議員向筆者表示,暴雨造成極端惡劣的情況,盡早宣布全港停工無可厚非,當局應檢討現行法例框架的缺陷。惟金鐘添馬中人覺得,按現有機制宣布停工停課前,也須全面評估市面情況,而有關工作需要的就是時間。

應對500年一遇的豪雨,除了天文台發出黑色暴雨警告外,港府未有以「緊急警示系統」發預警,至周五(8日)凌晨各區嚴重水浸,當局才於凌晨2時半左右宣布,會視乎情況在周五早上6時前公布是否須停工停課。市民迷惘苦等了一夜,「極端情況」終在清晨5時34分發布。政府呼籲僱主參考8號風球的做法,優先考慮僱員安全,採取具彈性的工作安排。

選委界議員江玉歡對筆者說,若政府有清晰、透明的程序處理災難性事件,便可減少市民的不安感,當局只據勞工處相關守則宣布「極端情況」,但無權頒布強制停工,僱主若不遵從呼籲,僱員也無可奈何。

賦權政府在災難狀態下強制停工非新鮮話題。2018年颱風「山竹」襲港後,工聯會建議就天災的停工和復工立例,訂明停工準則,並規定僱主不能扣減僱員於停工期間的薪酬福利等;前公民黨議員楊岳橋亦曾提出類似的私人草案,並獲律政司法律草擬科簽發證書,惟其後爆發社會事件,令建議不了了之。

是次暴雨再突顯問題的迫切性,實政圓桌田北辰質疑,2019年社會動亂期間,政府緊急引用《緊急法》應對,今次對暴雨等「極端情況」能否照辦煮碗,當局有責任立法處理相關事宜。

不過添馬中人指出,今次面對的是500年一遇大暴雨,政府上下能夠做的都已盡做,甚至出現超負荷。與此同時,根據現有機制,宣布停工停課前必須全面評估市面情況,不能草率決定,而相關工作確實十分需時。

身兼行政會議成員的資深大律師湯家驊也覺得,理論上可用《緊急法》應對災難,惟現有行政權力已足以處理。至於強制停工,他認為颱風下的停工安排同樣非強制,但多年來行之有效,若有僱員被無理解僱,亦有相應法例可處理。

說到底,應對緊急情況,常識比任何繁複程序更重要,香港開埠以來經歷過的風暴着實不少,政府有否真的「經一事,長一智」,市民有目共睹。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