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6日
特區政府近期多番表示要推動「夜間經濟」,昨天行政會議復會,特首李家超主動透露已與商界達成共識,不少商場都會配合搞活和搞旺夜市,他已要求盡快落實有關措施。筆者聽聞商界曾向當局反映,業界兩個月前才推出連串七一優惠和免費活動,故今次催谷夜經濟所涉的開支不應全由商界「埋單」。然而據筆者了解,官府無意「落水」,皆因搞旺夜間經濟的最終得益者始終是商戶,有添馬中人更說「搞旺個市,商界人人有責」,無理由用公帑補貼。言下之意,官方只會充當引路人。
自從財爺陳茂波上月高調倡議本港推動夜市後,各方一直關注政府如何出招。李家超昨天披露已聯絡業界聽取意見,形容反應正面,很多商場承諾推出多元化活動和優惠,並延長營業時間,具體細節於下星期正式公布。消息指出,政府今次推廣夜經濟也會融入慶祝中秋和國慶元素。
官方此舉對商界而言「有喜亦有憂」。一些業界人士向筆者訴說,今年七一慶回歸期間響應政府出台不少折扣優惠和免費活動,例如部分食肆提供七一折餐單,香港零售管理協會舉辦「開心購物節」;交通方面,港鐵透過抽獎派發7.1萬份免費車程;天星小輪等渡輪公司亦在七一當天供市民免費乘搭。
筆者獲悉,官府再次「吹雞」之前,多名業界人士向官員事先聲明,若要商戶再配合號召大舉推送優惠,政府理應解決「錢從何來」的問題,似暗示若要他們隨官笛起舞,勿再「老奉」要求商戶孭起成本。
筆者遂向添馬中人查詢,對方直言搞活夜市對於商界、市民和政府而言是多贏局面,況且商場本來就「有責任搞旺個場,冇理由要政府貼錢」,倘若成功,最大得益者也是商場;再者,不同商場各師各法搶客,對消費者是好事,斷沒理由需要政府助力。
刺激經濟復甦,搞活夜間經濟當然「人人有責」,惟商界的期望並非全無道理。廠商會剛發表有關夜間經濟的報告,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拓展更多具特色的夜經濟項目、打造夜間地標和標誌性活動,同時促請政府推出「夜間消費券計劃」。在善用公帑和積極利用不同政策工具催旺經濟之間如何拿捏平衡、創造效益,還看特區政府的功夫。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阿根廷經濟與美元化 |
上一篇: | 河套區不同法制須探討如何接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