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4日
港人時尚北上消費,這是連結暢通的效應。香港物價一般高於內地,如今既方便往來,依循性價比擇優消費,當屬理智之選。
先前因疫情封閉期間,內地建設沒有停頓,交通與通訊工程續推進。疫後呈現新局面︰首先在貨物貿易方面,電商迅猛擴展,銀行提供了跨境支付服務,於是港人愈來愈多加入「淘寶」行列,體會到內地包羅萬有的製造能力和快捷高效的物流輸送。
以互聯網點對點交易,省去大筆中間開支。內地商場早已受到的挑戰,很快也來到本地;商舖等待疫後復元之時,業態已發生變化。
網售物品的產地,遍及內地各處,靠着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加上雲計算快速運籌,手機上就看到物品實時運送進展。有居於內陸的消費者心血來潮,要從沿海買一尾海鮮佐膳,物流公司及時送到,用科技方法保住了鮮活。
據國家海關總署統計,去年我國跨境電商出口總值1.53萬億元,增長了一成,佔全國出口總值的6.4%,這模式明顯還有很大增長餘地。電商進口也在上升,去年貨物來源以日本佔最大額,第二位是美國;種類以美妝用品較多,其次為生鮮食物。現在日本政府把福島核污水排入公海,難免影響電商鮮活銷華。
電商直銷,數碼化使生產與流通結合,物品銷售同時帶來服務貿易增加,供應鏈管理平台興起。今年頭4個月,內地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出口按年增長18%,當中包括平台訊息服務。
國家海關總署屢強調的,是堅定落實對外開放國策,為此加強「智慧海關」建設,擁抱數字化浪潮,提升貿易便利,與世界共享電商發展。香港是自由港,海關工作應該更利於各類經濟要素跨境流動。
由內地來港的物流已達無縫交接。固然跨境服務非只是物流。港人大規模北上消費,吃喝玩樂,尤其在周末,回來興高采烈介紹體驗。有人喜歡跨境去專看內地電影。深圳一些商場設有兒童遊樂園,孩子們玩耍,父母得享閒暇。有遠足愛好者上梧桐山、筆架山等路徑邁步,下山到食肆大快朵頤,每讚價廉物美、服務周到。深圳16條地鐵線接通300多站,都讓長者免費乘搭。
內地居民南來,疫後消費模式有明顥變化,購物花費減少,而仍熱中於本地的金融保險、醫療保健等專業服務,以及具特色的文化場景,這些都源自本地制度體制。香港專業人士也有跨境提供服務︰有醫生輪流到深圳應診,教育界也北上辦學,知名設計師則早在大灣區開業已久;儘管專業服務供應的規模,不及跨境消費。
香港曾經長期作為國家通往世界的橋樑,建立了綜合中介業務,並且向多元發展和專業提升。本港生活指數與內地的差別,過去存在客觀的分隔。如今交通基建與資訊科技促成通達連結,就像在不同水位之間打開閘門,水自然流向趨同。所以,得益於內地便宜消費的同時,維持本地較高經濟水平,還要爭取吸納創新要素,促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服務業發展,努力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不只成為另一個中國城市,就必須堅持本身制度的獨特性,深化同各國各地區更開放、更密切的交往合作。當中關鍵一項,是在國安法下維護本地普通法體系。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布魯塞爾效應」下的網絡世界 |
上一篇: |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