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5日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八月一日突如其來地調低美國主權信貸評級,由最高的AAA下降一級至AA+,成為繼二〇一一年標準普爾後,第二家向山姆大叔開刀的主要評級機構。同日,任內徹底顛覆美國政治生態的前總統特朗普因涉嫌密謀推翻二〇二〇年總統選舉結果,遭刑事起訴四項罪名,是他四個月來第三次捲入聯邦刑事訴訟。特朗普周四親自出庭應訊,一如所料,否認全部控罪。
這兩件事性質看似不同,並非全無關係,皆因惠譽在聲明中把「國家管治能力遭削弱」(erosion of governance)列作降級理據之一,針對的不僅是財政和債務管理無序,還有美國政治嚴重兩極分化等深層次問題,雖沒有直接提及二〇二一年一月六日國會山莊騷亂事件,但惠譽高層向媒體透露,與白宮官員就評級變動進行交涉期間,確認特朗普支持者當日肆意衝擊國家民主聖地,正是摘除AAA背後的一大考量,只因不願予人偏幫任何一個政黨的印象,才在用字上以隱晦方式曲線賞了美國政客一記耳光。
惠譽在民主黨與共和黨達成債務上限協議兩個月後才宣布降級,引來財長耶倫連番反駁,且遭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明、前財長薩默斯等著名學者圍攻,惟話音未落,兩黨隨即又相互攻訐,指摘對方要為美國喪失最高信貸評級負責,急不及待地以行動印證了惠譽的憂慮。由此可見,評級下調不但無法迫使兩黨痛定思痛,為顧全大局求同存異,反而馬上淪為鬥爭工具,益發突顯美國政治爭拗凌駕經濟建設。
另一邊廂,刑事起訴接踵而來無損特朗普再度參選總統的雄心,證諸共和黨初選民調,他的聲勢依然遙遙領先。近三年來,特朗普對重掌政權念念不忘,此刻自然是整副心思落在如何化被動為主動,以「受害人」姿態加深美國社會裂痕,且配合共和黨人狠批總統拜登拿司法體制作武器干預明年大選,乘機營造優勢鋪路回歸白宮。
不過,從涉嫌向前艷星支付掩口費、私藏政府機密文件,到散布謊言企圖阻止政權和平過渡,特朗普背負的罪名一次比一次嚴重,似乎正蠶食着他的根基。近日有民調顯示,不少共和黨支持者直言,一旦特朗普被判有罪,將不會再支持他競選總統。此外,據美國媒體報道,用以支持特朗普參選的政治組織「拯救美國」(Save America),已在經費中花掉逾四千萬美元作律師費,所餘無幾,現又再四出尋求捐款,當更多政商名流與這個狂人保持距離甚至劃清界線,特朗普還剩多少能量打選戰?由此可見,惠譽下調美國評級雖惹來巨大爭議,但在華府政壇紛亂這一點上,判斷並無偏差。
話說回頭,美國經年累月以債養債,財赤債務早已是天文數字,評級機構所提改善建議只會被當作耳邊風,何況二〇一一年已有前科,惠譽「姍姍來遲」的決定充其量掀起短暫漣漪,儘管資產價格出現了一些波動,惟大多數分析皆認為長遠影響微乎其微。歸根究柢,環球經濟在這十二年間經歷多番劇變,不變的只有美元霸權。
世界多國近年嘗試積極減低對美國金融系統的依賴,可是去美元化確屬漫漫長路,霸權一天仍在,美國國債依然會被視為全球最安全資產,哪怕「債限死線」這樣的鬧劇一再上演,基於美債沒有對等替代品,投資者無可奈何繼續持有。
美國長債孳息率近期顯著抽升,時間上與惠譽降級決定不謀而合,但與其說兩者存在密切因果關係,不如把債息上升歸因於美國違約危機解除後,財政部急需海量舉債以填補財政缺口,導致市場「消化不良」。美國勞工部周五公布,七月份非農業職位增加十八萬七千個,略遜預期,失業率則從百分之三點六降至百分之三點五。數據出爐後,美國十年期債息回順,但仍穩企四厘關鍵水平以上。
針對美國政府管治頻「甩轆」,惠譽無疑向全世界提了個醒,惟說到對利率去向和金融市場的影響力,呼風喚雨的始終是聯邦儲備局。評級下調掀起的漣漪消散後,很快便會回到原點,聚焦加息周期能否撲滅通脹之火、緊縮政策何時走到盡頭。市場畢竟是短視的,較着重眼前,對政府大花筒發債濫借擴大軍費開支可謂見怪不怪,對政治失序的遺害更無感痛癢,然而這些毛病層層疊疊,隨時為未來更大的危機埋下伏筆。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禁《榮光》上訴轉風向 議員歸隊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