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4日
特區政府昨天一日內推出兩項重大政策,除了針對特定行業輸入共2萬名外勞,另一震撼彈是重推私人興建資助出售房屋先導計劃政策框架,透過鼓勵發展商參與,建造更多資助房屋,項目命名為「樂建居」。
「樂建居」計劃成敗關鍵在於發展商的參與是否踴躍,驟眼看政府提供的誘因不大,但市場普遍相信在現今政治氣候下,仍有不少發展商興致勃勃。根據公布,當局先推三幅官地試行,最快2028至2029年落成,單位以市價六五折出售,申請資格和轉售限制與居屋看齊,又或者鼓勵私人發展商運用手上土地(包括農地)興建房屋。
從條件看,未見太大誘因吸引發展商參與,除了單位大小設限制,亦須一併興建社區福利設施,政府也不會向發展商回購單位。有地產界人士向筆者說,樂建居以市價六五折出售,對買家來說,較居屋的六二折更昂貴,而按揭成數能否借盡九成至九成半乃未知之數,在發展商角度,利潤不高,又須承擔未能回本的風險。
儘管項目難賺大錢,惟地產界普遍認為業界依然樂於參與競投,事關項目回報並非以金錢衡量。今次由政府牽頭,主要目的正如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記者會上所言,就是要幫助市民安居樂業,市場預期即使發展商計過度過覺得「冇乜肉食」,仍會積極競投土地或善用自己土地儲備參加計劃,以免招人詬病「躺平」不配合。
所以政府宣布大計後,多間發展商紛紛讚好。恒基地產表示會詳細研究細節,對任何可紓緩房屋問題的方案均持開放和正面態度;新世界發展亦說積極研究參與,認為計劃方向有助於增加房屋供應及豐富置業階梯;會德豐地產指出,樂建居能善用土地資源,將積極探討。
幾大發展商表明有意加入這場遊戲,其他地產商勢必被傳媒追問態度如何。為免予人放棄協助市民安居樂業的印象,業界推斷樂建居一定招徠大批發展商配合,就算投資打和甚至蝕本離場也在所不惜。要說好官商合作故事,這張地產界投名狀,非簽不可。
訂戶登入
下一篇: | 靈魂砍價與以價換量:內地藥價改革 |
上一篇: | 輸入外勞無可厚非 本地工人該獲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