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

2023年5月1日

胡恩威

數碼港與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港大)在2002年於數碼港內設立「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數碼港學院」。數碼港學院提供有關金融科技、商業資訊科技、大數據等課程。港大除了在數碼港設立學園之外,長遠來說,港大最有能力和數碼港建立更密切的關係。甚至乎應該把數碼港變成港大校園的一部分,尤其是集中與數據發展相關的學系科研。例如發展智慧城市,需要建立一個城市規劃的大數據庫,港大是否可在數碼港裏成立一所「大灣區智慧城市數據研究數碼中心」?港大建築學院歷史悠久,是否可以在數碼港設立一座類似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的平台,推動香港創新科技產學研的發展。

建築和城市規劃的應用對創新科技有很大的需求,尤其在疫情之後,大家對空氣質素、對排污處理、對生活環境的要求提高。空氣淨化、燈光空調的節能技術等,都和建築設計息息相關。建築設計的應用和創新,需要和創新科技結合,這也符合數碼港目前的定位。要建立產學研平台,就需要和大專院校合作,港大在地利上是最理想的學府。

另外一個策略,就是港大和其他內地創科公司合作,在數碼港成立一個全新科研平台。例如小米、華為、DJI大疆、格力等中國生活家電應用。甚至是生活類的機械人設計,港大工程學院可和內地廠商合作,成立一家應用家用機械人研究所。

港大有和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合作。數碼港有足夠空間,初創公司發展需要周邊有大公司產生協同效應。美國矽谷(Silicon Valley)成功因素就是初創公司附近有大公司,微軟公司(Microsoft)附近有很多小型公司;大公司、中公司、小公司並存,才可以形成健全的生態和氣候。

現在數碼港內有很多小型公司,但是如果要做大,在大灣區產生影響力的話,必須要有大中小公司協調互補。若果數碼港要發展數碼娛樂,是什麼類型的數碼娛樂呢?是否開發數碼娛樂的內容?例如動漫電腦遊戲、軟件開發、數碼特技、培養人力資源等等,實在有太多可能性。當然要解決從業員周邊的居住問題,數碼港是有土地資源去開發的。

香港要發展創科,需要亮點。港大實力雄厚,應該扮演一個更重要的角色。「產學研」的「學研」就是大學研究構成其重要的部分。要建構產學研也需要亮點,如果數碼港和港大能夠進行長期合作,甚至乎招募研究院畢業生進入數碼港工作,可形成一個業界的生態環境。

在吸收人才方面,數碼港可以成為亞洲地區滙聚創意人才的平台。未來創科的競爭不單止是技術人才、創作人才、策劃人才、管理人才、宣傳人才,而是綜合型的軟實力大規模競爭。港大有足夠的底氣,有人力、財力、物力、創造力和影響力去達成這件事。而數碼港正正和港大可以形成一個非常具策略性的合作。

數碼港由香港政府擁有的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發展、管理和營運。港大和數碼港的合作,可交由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創科局)研究,甚至乎設立工作組專心去做。但這些都應該由創科局綜合去策劃,每家大學在什麼領域上怎樣分工?怎樣創造亮點和優勢?才能夠製造真正的影響力。

目前數碼港已經有很完備的空間配套,而且也有土地資源,可以更有效益地去發展。數碼港甚至可以開發變成旅遊資源,成為一個產學研項目,一些實驗性的新數碼媒體項目,在數碼港裏面進行實驗和開發;建立團隊,製造影響力,和世界不同的著名創科廠商合作,引進硬件、軟件和人才。例如XR(延展實境)的拍攝技術,是需要空間、時間和人才去配合和開發。而數碼港正正可以具備這些功能和角色。

港大和數碼港的緊密合作,甚至把數碼港變成港大的一部分,對香港創科的發展百利而無一害。香港政府目前需要的是策略性的整合,例如生產力促進局、香港科學園、將軍澳創新園和數碼港,這些公營的非牟利機構應該扮演什麼應有的角色,怎樣去做?是需要重新檢視和分工,並扮演更積極的創科改革示範單位角色。

訂戶登入

回上

信報簡介 | 服務條款 | 私隱條款 | 免責聲明 | 廣告查詢 | 加入信報 | 聯絡信報

股票及指數資料由財經智珠網有限公司提供。期貨指數資料由天滙財經有限公司提供。外滙及黃金報價由路透社提供。

本網站的內容概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本網站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本網站內容進行投資。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產品的特點、其本身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本網站及其資訊供應商竭力提供準確而可靠的資料,但並不保證資料絕對無誤,資料如有錯漏而令閣下蒙受損失,本公司概不負責。

You are currently at: www.hkej.com
Skip This Ads